一般来说,三伏灸主要灸以下穴位: 1、任脉:三伏灸可灸任脉上的中脘穴、关元穴、神阙穴。 2、足太阳膀胱经:三伏灸可以在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部位进行艾灸,如肺俞穴止咳平喘化痰、心俞穴养心安神等。 3、足阳明胃经:如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等穴位。
三伏灸灸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几个:1. 气海:气海是人体经络中的一处重要穴位,位于脐下四寸。这个部位是人体的"气海",与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在气海处进行灸疗,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2. 天柱:天柱穴位于人体的脖颈部,是人体十二经络的一部分。通过在天柱处进行灸疗,可以缓解颈...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
艾灸治咳嗽灸哪些穴位 艾灸治疗咳嗽可以选择以下穴位: 1.肺俞穴 2.膻中穴 3.天突穴 4.风门穴 5.膏肓穴 6.脾俞穴 7.肾俞穴 以下是关于每个穴位的详细介绍: 1.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是肺脏的背俞穴。艾灸肺俞穴可以调理肺气,补虚清热,对咳嗽、气喘、咯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膻中穴...
艾灸糖尿病主要灸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部位。 1、气海穴 气海穴在人体的腹部正中线,肚脐下方1.5寸,糖尿病患者艾灸气海穴可帮助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有助于营养更好的吸收。 2、关元穴 关元穴在人体的前正中线上,肚脐下方3寸,糖尿病患者适当多艾灸关元穴,可帮助调节身体的元气,使得...
✦ 灸足三里,调理脾胃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作为人体保健穴,夏至必须灸! 夏至饮食 中医认为,“苦”具有清热、去燥作用,夏季吃些苦瓜、苦菜、油麦菜等,还有利于养心。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补肾首选穴位——太溪 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肾藏...
神阙穴其实就是肚脐眼,在这个位置进行艾灸。用艾条在神阙穴周围进行温和灸,这样偏补的作用会更好一些。一般温和灸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可以每天灸一次,大概灸十天,然后休息三到五天,可以再继续灸。如果只是想起到保健的作用,不需要灸这么频繁,一个月一次就可以。2、气海穴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位置在脐下的...
隔姜灸可以灸足三里穴、中脘穴、曲池穴、关元穴、鱼际穴等穴位,隔姜灸是通过艾和生姜的双重效果,结合经络穴位调整,从而达到保健作用。 1.足三里穴:位于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通过对这个穴位进行隔姜灸,能够缓解呕吐以及消化不良的症状,达到和胃健脾的效果。
艾灸穴位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