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或说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在商代的陶器和青铜器中都可见到。盉的基本造型是深腹,圆口,前有流,后有柄。【名称】:商灰陶盉 【类别】:【年代】:商代 【文物原属】:【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高度12.3cm,口径8.2cm,4.8cm。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
灰陶盉,源自遥远的商代,其高度恰为12.3厘米,口径则优雅地展开至8.2厘米,足距稳健地保持在4.8厘米,每一处尺寸都透露出古人的匠心独运。此盉之口,直而微微外撇,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故事;肩部一侧,管状流悠然伸出,与之遥相呼应的,则是另一侧那栩栩如生的牺首形柄,二者相得益彰,为整器增添了几分...
🌿 灰陶盉以其独特的泥质灰陶材质,表面经过精心磨光,展现出一种温润的光泽。它的设计简洁而不失精致,圆顶与管状流线的完美结合,展现出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盉,常与陶爵相配,是古代酒礼器中的核心部分。这件灰陶盉的椭圆形口,浅腹设计,搭配三个空心袋状足,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稳重与优雅。...
文物名片:西周四足带盖刻划图文灰陶盉 时代:西周时期 尺寸:高14.7厘米、口径10.6厘米、腹径13厘米、足距8厘米、足高2.5厘米、壁厚0.7厘米 质地:泥质灰陶 文物级别:未定级 藏宝地:莱阳市博物馆 盉,是古代贵族使用的调酒器皿,一般为铜铸,用于祭祀。但记者在莱阳市博物馆看到的一件镇馆之宝——陶盉,却是泥质灰陶...
新石器时代灰陶盉为新石器时代文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20世纪70年代在临潼姜寨遗址出土。文物信息 新石器时代灰陶盉高21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9.9厘米。文物鉴赏 泥质灰陶。小口,直颈,鼓腹,假圈足。口沿一侧有向上拱起的管状流,另一侧有宽带状把手。此种造型的盉在全国相同时代的遗址中仅出土一件。
灰陶盉的器形:浅灰色,泥质陶制成。下有三个袋状空足,一侧有一柄,也是二里头文化典型的陶盉形制,为了使器物获得一种稳定的均衡感,在有鋬的一侧,器身略为内倾;而在另一侧,器身则略向外凸。 灰陶盉的特征:整个器物造型均衡,表面光滑,制作精良。
齐家文化兽形灰陶盉 齐家文化兽形灰陶盉是齐家文化时期文物,于天水市出土,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信息 高29.2厘米,底径10.2厘米。文物特征 长流高颈、流上伸,扁圆口,口、腹之间有一宽把,颈、腹部有弦纹三组,流部及把上部各有堆纹两组 。
盉,古代的酒器,真是个奇妙的东西。特别是灰陶象鼻盉,现在收藏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里,简直是古代工艺的代表作。你知道吗?这种酒器不仅能证明夏朝和方国的贡赐关系,还揭示了古代的贸易路线。灰陶象鼻盉,也叫长流平底盉,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它的顶部设计得像象头,眼睛、鼻子、嘴巴都栩栩如生,长长的鼻子还用来当...
灰陶盉#文物# 年代: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地点: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收藏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灰陶盉为陕西龙山文化遗物。泥质灰陶质地,小口直颈,鼓腹,假圈足,口沿一侧有向上拱起的管状流,另一侧有宽带状把手。这种造型特征的盉在全国相同时代的遗址中仅出土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