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夜蛾,分布于黑龙江,新疆,节肢动物,简介 生长在南美洲的大灰夜蛾身长9厘米,展开双翼有27厘米宽,体色为灰色带有深色斑点。它们都是世界上蝶蛾类中最大的昆虫。节肢动物,夜蛾科。特征 体长16-17mm;翅展29-31mm。头部及胸部紫褐色,颈板中部有一黑棕横线;腹部褐黄色;前翅紫褐色,前缘区较灰,亚中褶...
防治大灰夜蛾的农药有许多种,常用的有菊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在选择具体的农药时,要根据作物种类、大灰夜蛾的严重程度、药剂的毒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作用明显、无毒副作用、环境友好的农药。 三、使用前的准备 在使用农药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根据作物和大灰...
大灰夜蛾是一种小型昆虫,其特征显著。它们的体长一般在16-17毫米之间,翅膀展开时的宽度可达29-31毫米。头部和胸部的颜色为紫褐色,颈部区域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棕色横线,为它们增添了一丝独特。腹部则是呈褐黄色调,显示出自然的渐变色彩。在翅膀方面,大灰夜蛾的前翅主要为紫褐色,边缘区域相对较为...
中黑灰夜蛾的形态特征较为明显,由灰色、黑棕色、白色、黑色与浅褐色等色彩交织而成,形成了独特的外观。其翅上的点状、线状与边缘的黑白相间等特征,使得中黑灰夜蛾在夜间也能被轻易辨识。中黑灰夜蛾的形态特征不仅为其提供了保护色,也成为了其与同类昆虫区别的显著标志。
昆虫名,为鳞翅目,夜蛾科。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华东、中南、甘肃、江苏、江西等省。寄主植物有桑、茄子、 君达菜、胡萝止、甜菜、草莓、枸杞、菊、茼蒿、菜豆、草食蚕、豌豆、苜蓿、大豆、双豆、黑莓等。特别是对月季危害更为严重,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把叶片食光。也可为害嫩头、花蕾和浆果...
中黑灰夜蛾,拉丁学名Polia fasciata,是一种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主要分布于湖南(湘中、湘西)、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形态特征 体长12mm,翅展30mm.头部与胸部灰色杂黑棕色;前翅灰白,密布黑色细点,内外线之间黑点致密,使中区近呈黑色,翅基部有一黑斑,内线白色,波浪形外斜,外线白色,不规则弯曲,亚...
红棕灰夜蛾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该虫食性杂,主要危害大豆、玉米、苜蓿等,幼虫危害玉米心叶并咬成缺刻。生活习性:一般一年发生二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成虫发生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及10月上旬为化蛹期,成虫在植物叶片上产...
红棕灰夜蛾,体态独特,其形态特点鲜明。成虫体型中等,体长15-17毫米,展开翅膀后的宽度可达38-41毫米。头部、胸部以及前翅呈现出醒目的红褐色,而腹部与后翅则为低调的灰褐色。前翅上的环纹与肾状纹粗犷有力,呈现灰色调,边缘线条隐约显现锯齿状。端线颜色深浓,线条粗犷,呈现出良好的曲线美感。卵...
红棕灰夜蛾的发生规律:红棕灰夜蛾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来年春5月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交尾、产卵于叶面和枝条上;幼虫孵出后即取食叶片、嫩梢、花蕾和果实。8月第一代成虫出现,继续产卵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群集为害,三龄后分散活动,五、六龄进入暴食期,一虫一天可吃光1~2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