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踏莎行·元夕 宋·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 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很多的门打开了,很多的灯亮了,正月十五京城里真热闹。无数宫女在唱歌跳舞,歌声入云,悦耳动听,宛若天上的仙乐。这首诗描写的是唐朝时长安的元宵节景象:家家出门、万人空巷,乘兴而来、尽兴方归闹元宵,这使元宵灯...
译文:灯光连成一片好像树上银白的花朵,城河桥上,灯如繁星,关锁尽开,任人通行。马蹄飞扬暗中带起尘土,明月当空似乎在追随行人。游玩赏月的歌伎都装扮得华美艳丽,边走边唱着《梅花落》。京都的禁军们今天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壶不要催促天明。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灯火辉煌、人潮涌动、歌舞升平等场景...
此诗开篇以“正月中旬”“万灯明”扣题,诗中使用数字“百”“千”“万”,以及极言数量多的“三”,写出了元夕灯节的辉煌气势与天上人间欢歌乐舞的热闹场面,词曲艳发,浮艳风情,兴味丛生。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就是给我们写下“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的诗人。他跟杜牧是好友,杜牧有诗:“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这首诗中描写了正月十五长安城内燃放烟花、欢庆元宵的盛大场面。内人:指宫中的歌舞伎。著:同“着”,念[zhuó ]附着的意思,在诗中指欢乐的歌声响彻云霄。在...
儒风君就与朋友们一道,读30首古诗词,来品味这火树银花灯如昼的元宵佳节吧。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树银花,明月照人,是谁在花灯那头...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来到密州过的第一个元宵节,他开始怀念杭州。那时的杭州,灯火分外热闹,街上车马如流、行人如织。他一边看着热闹,一边和几位朋友观看灯谜。明月比白霜还要皎洁明亮,照在行人脸上仿佛是一幅画...
太平乐事及黎元,佳月兰灯照有年。景焰煌煌浮魏阙,清光穆穆抱尧天。皇明烛远辉星斗,睿唱宣和胜管弦。十二明珠供照乘,夜光飞出九重渊。这是宋代毛滂的元宵应制书写。元宵是盛大的节日,皇帝彰显与民同乐的公心,官员也常写应制诗,赞叹和颂扬太平盛世与君王的德治。毛滂这首诗,极力描绘灿烂的灯火,浮于高大的...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宋·佚名《鹧鸪天》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很感人。宋徽宗每年元宵夜登宣德楼观灯“与民同乐”。凡来楼下观灯的百姓都可获得一杯恩赐御酒。一对青年夫妻在人群中走散,妻子...
此诗即写于乐天任杭州刺史的第二年,在夏天的一个黄昏日落时分,独登江楼欣赏满城风光。这无限风光里,远处是海天一色、水阔山长,首先从地理形态上就给人以苍茫辽阔之感。再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初上,一江渔火点燃,共同倒映在江心,宛若天上星河平铺水中央。这灯火辉煌背后,是白居易治理下的满城繁华,就像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