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绫子 火淋子是潢川传统的民间舞蹈。它属花鼓灯系列的群舞形式。有两种表演方式:由十人表演的群舞,四男四女,二老汉领舞。或九人表演:四男四女,一老汉领舞。火淋子的演出形式主要是跑场子、摆画面、变队形,然后对唱,音乐是《腊花调》,也叫《抢八句子》。整个...
4月12日,商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县第七小学举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绫子”专场演出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由商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商城县映山红艺术团承办。一百多名学生现场观看非遗舞蹈“火绫子”展演,在热闹的音乐中,“老杆儿”引“蜡花”和“花鼓腿子”出场,演员们踩...
火绫子",是商城县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深受群众喜爱。据该县县志记载,火绫子起源于汉,兴盛于唐宋,延续于明清,不绝至今,上世纪六十年代,商城县"九寨十八村,村村玩火绫子"。 - 商城大舞台于2024021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1.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商城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古称“楚头吴尾”,南北文化交融,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变,融合了北方的刚健与南方的细腻。“火绫子”,又名“杈伞舞”、“围灯”,源于汉代,繁盛于唐代,鼎盛于清乾隆年间。据说,此舞起源于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文武百官围着朝王伞的红色绫子载歌载舞,因而得名“火...
火绫子,又称"商城杈伞"或"围灯舞",是商城玩灯的一种舞蹈。出场共九人,以大锣、鼓、响镲、抛锣、鞭鼓、小锣、梆子七件打击乐器伴奏,主要道具是以竹、彩纸或丝绸扎成的上似莲花,下似罗伞式的杈伞。 传说在东周时期,商城作为诸侯封食之地,因干旱筑台求雨,产生中国最古老的舞种雩舞,火绫子就是其中一种。
火绫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其在清乾隆年间,商城地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潇洒大方的演出动作和诙谐风趣的情节,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赋予了极高的研究价值。火绫子被河南省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项目,如今更是提升至国家级申报项目...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城火绫子 是在优酷播出的生活高清视频,于2008-09-14 09:33:51上线。视频内容简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城火绫子传媒:商城县传媒论坛
#地方戏曲文化 #商城县民间小调 #火绫子 - 随梦圆于2024030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7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火绫子是一个九人集体表演的群舞项目,其独特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引人入胜。其中,“老杆儿”作为领舞,扮演一位风趣的老汉,手持掌杈伞和蒲扇,口衔哨子指挥舞蹈,其动作包括“踢四场门”、“拜四方”等超过二十种花样,形成各种图案和队形。第二部分,他通过即兴编作押韵的板词或顺口溜,引导观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