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酶活性测定方法 激酶活性测定方法是用来测量生物体内激酶酶活性的实验方法。激酶是一种能够催化底物分子转化为产物的酶,通常通过磷酸化底物来进行催化反应。 常见的激酶活性测定方法包括: 1.放射性测定:将激酶反应体系中的底物标记上放射性同位素,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放射性底物酶解产物,来确定激酶的活性。 2.荧光测定:...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欧光朔团队在激酶活性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了 RNA 编辑在防止激酶过度激活方面的关键作用。该研究成果于 2021 年 8 月 27 日发表在 Science 上,题为《RNA 编辑抑制高活性睫状体激酶》(RNA Editing Restricts Hyperactive Ciliary Kinases),该文章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Cisbio的kinase binding kit可筛选III型或IV型激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法筛选和激酶结合的抑制剂,激酶无需有活性,反应也不需要ATP参加!检测原理:选择待检测的靶激酶(带标签),试剂盒里有对应的带能量供体的标签抗体,以及带能量受体的阳性Tracer(Inhibitor-Red),当阳性Tracer和激酶以及标签抗体同时结合时,标签抗体上...
Kinase200包含197个激酶,每个激酶至少200个活性数据点。 Kinase1000包含74个激酶,每个激酶至少1000个活性数据点。 所选的激酶在人类蛋白质激酶树上用图1突出显示。作者使用出了两种平衡的80-10-10多任务划分方法用于活性预测模型:基于随机拆分和聚类的方法。 图1 人类蛋白质激酶树,其中突出显示了所选的激酶。Kinase10...
近日,一篇关于激酶活性数据建模的论文:《Large-Scale Modeling of Sparse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Data》于2023年6月发表在JCIM杂志。作者构建了一个激酶的基准集,用于基准测试和建立激酶活性预测模型。 研究意义 蛋白激酶是一类超过500种负责蛋白质磷酸化的酶家族。大多数信号通路都包含激酶,在蛋白质调节的各个方面起...
肌酸激酶(C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重要酶,参与细胞内能量代谢过程。磷酸肌酸底物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CK活性的方法。该法基于CK催化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与ADP反应生成ATP和肌酸(Creatine,Cr)的原理。在特定条件下,ATP的生成量与CK的活性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实验材料: - 肌酸激酶样品...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欧光朔团队在激酶活性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了 RNA 编辑在防止激酶过度激活方面的关键作用。该研究成果于 2021 年 8 月 27 日发表在 Science 上,题为《RNA 编辑抑制高活性睫状体激酶》(RNA Editing Restricts Hyperactive Ciliary Kinases),该文章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2、通过算法预测未知的磷酸化位点与激酶关系:常见的预测工具有iGPS/GPS、KinasePhos、PhoScan、NetPhosK 、PhosphoPredict、DeepPhos、DeepKinZero等,这些算法大都以已知的激酶-位点关系作为训练集进行模型构建,然后利用构建好的模型进行未知关系的预测。 激酶活性预测 ...
这种差异可能归因于CRAF的基础激酶活性低于BRAF。最常见的致癌RAF1突变是S257L,其次是密码子S259和P261的突变。这三个突变体聚集在CR2中,导致关键的自身抑制位点S259的磷酸化显著降低。此外,CRAF的蛋白激酶结构域内还有多个额外的复发致癌突变,包括R391、G361和E478。除了CR2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