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波源,当运动速度超过了其波的传播速度时,这种波动形式都可以称为冲击波,或者称为激波。其特点是波前的跳跃式变化,即产生一个锋面。锋面处介质的物理性质发生跃变,造成强烈的破坏作用。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最终会衰减成声波。 压力扰动: 流场无扰动和扰动后的压力差。近场压力脉动往往由不可传播的局部涡流动引起...
310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激波、分离等复杂流动现象对扰动波传播的影响。袁湘江1张涵信1沈清2涂国华1( 1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绵阳621000国家CFD实验室,北京100083;2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0)摘要本文利用线形稳定性理论和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带有入射激波的来流马赫数Ma=4 5的边界层的失稳特性,...
图1不同激波马赫数下数值计算得到的临界距离与理论预测值的对比 第二道界面的失稳是由扰动透射激波冲击无扰动界面引起的,属于非标准Richtmyer-Meskov不稳定性问题,其扰动增长速率强依赖于冲击界面时扰动激波的相位。综合考虑斜压涡量、速度...
本文讨论朗道和栗弗席兹意义下的激波稳定性问题,也就是求解激波与小扰动波的相互作用问题.在无耗散介质的定常,平面激波两边产生了小扰动.朗道等假定小扰动波传播方向是垂直于激波的,得到的稳定条件是M_>1,M_21,M_2<1,对于某些纵向扰动波长与频率范围的声波而言,激波都不稳定.接着提出了几个实验,根据可能的实验...
后产生的弱扰动在更大当地声速下传播。最后所有波最上激波一起运动。那么就是说激波速度应等于最后一道弱…
运动激波与物质界面相互作用对于可压缩湍流、惯性约束核聚变以及超燃冲压发动机等学术和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平面激波作用下三维扰动界面的不稳定性演化模型,分析界面主曲率对扰动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实验结果对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涡量诱导下,当主曲率方向相同时,界面上扰动...
A.激波是空气受到强烈压缩而形成的薄薄的、稠密的空气层。B.激波是强扰动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音速。C.激波的形状只与飞机的外形有关。D.激波是超膏速气流流过带有内折角物体表面时。形成的强扰动波。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D 反馈 收藏 ...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和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带有入射斜激波的、来流马赫数Ma=4.5条件下的平板边界层的失稳特性.重点考察了在由于激波边界层相互干扰,平板边界层上形成分离区,又进而产生激波、膨胀波和旋涡等复杂流动现象的流场上游,引入小扰动的TS波后,扰动波传播通过带有这些复杂流动现象的流场时,扰动波的发展变化特点....
激波是强压缩波,既然是强“压缩”波,“膨胀”波就永远不是激波;既然是“强”压缩波,“微弱”扰动自然也不会是激波。“名者,实之宾也”。所以关键不在文字,而在于弄清出激波现象是什么,如何形成的。登录百度帐号 我的游戏 推荐游戏 登录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游戏中心游戏礼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