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道中 [宋代] 晁补之 创作时间:1102年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潼关韵脚:"侵"韵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翻译 拼音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潼关道中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诗 〔晁补之〕〔宋〕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长安古道被尘土覆盖得很厚,潼关依然延伸到桃林边。 使君的骢马何时归来?道士的青牛却不可寻觅。 春天过...
潼关道中唐代:郑谷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 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何年归故社,披雨剪春畦。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
潼关道中 郑谷〔唐代〕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何年归故社,披雨剪春畦。 完善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
潼关道中 唐·晁补之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春半河山犹寂寞,日长坑坂正崎嵚。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作者简介: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信州酒...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从盘豆驿到潼关道中的壮丽景色。通过“风声走函谷,雨势压中条”等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旅途中的风雨交加,以及大自然的磅礴气势。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写作手法:1.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如“风声...
潼关道中 唐·晁补之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寞,日长坑坂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信州酒税监...
[宋代]晁补之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坂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0)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暂无赏析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
②使君:指唐朝华州刺史张贾。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十一月,宰相裴度率兵平息吴元济叛乱凯旋途中驻扎潼关,行军司马韩愈曾写诗希望张贾前来迎候,诗中云: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贾》)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因张贾未能及早迎候,故云:“来何后。”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