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首四句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就潼关河亭前开粗线条的描绘;“橹声”二句收诗人思绪于眼前,将视线放在河亭四周;最后两句由亭下满目东去的波涛,写诗人心中升起的无穷感慨。此诗以景起,以情结,起势雄健,结山惨然。 诗的前四句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重岗如抱岳如蹲”一句造境雄奇挺健,“抱”、“蹲...
“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二句,收诗人思绪于眼前,将视线放在河亭四周。正当诗人伫立潼关河亭,沉浸在潼关形胜与秦中帝尊的冥想之际,“呕轧”一声橹响,将他惊醒,觅声望去,只见一叶扁舟中流横渡,在它的背后是柳色茫茫的远岸,和依稀可辨的村庄。这两句诗,以淡墨描出一个宁静莽远的场景,与首二联雄...
相传大禹治水,导河积石于此,故又称禹门。龙门景象,非潼关河亭之可望,为了写出“天地并功开帝宅”的自然壮观,作者凭借想象用一“凑”字,一“束”字,写出万壑群山与黄河同赴龙门的景象,以陡健之笔将龙门峡谷,千岩如奔,水流激射写得逼真,使人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势,奇险吓人。这句与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重岗:重叠的山岗。 岳:指西岳华山,在潼关之西。 屈曲:曲折。 相凑:拥聚。 呕轧: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 微茫:隐约模糊的样子。 终古:久远。 鉴赏 这首诗首四句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就潼关河亭展开粗线条的描绘;“橹声”二句收诗人思绪于眼前,将视线...
这里的“帝宅”可以理解为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暗示潼关河亭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 尾联“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则表现出诗人对潼关河亭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里的“满眼波涛”象征潼关河亭的历史沧桑,而“年来惆怅”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潼关河亭周围的景物、地势和...
潼关河亭薛逢重冈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湊束龙门。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注:①潼关,古称桃林塞,它西薄华山,东接桃林,北拒黄河,南近商岭,扼中原人关中咽喉,为晋、陕、豫三省要道,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②薛逢:唐代诗人,历官侍...
相传大禹治水,导河积石于此,故又称禹门。龙门景象,非潼关河亭之可望,为了写出“天地并功开帝宅”的自然壮观,作者凭借想象用一“凑”字,一“束”字,写出万壑群山与黄河同赴龙门的景象,以陡健之笔将龙门峡谷,千岩如奔,水流激射写得逼真,使人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势,奇险吓人。这句与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潼关河亭注释: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重叠的山岗好像抱着华山而立,曲折的关中平原地带都是天然屏障。 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重岗:重叠的山岗。岳:指西岳华山,在潼关之西。屈曲:曲折。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
《潼关河亭 _ 的前两联作者想象潼关山河的雄伟气 势,属于虚写,第三联写潼关河亭前的宁静辽远之景,属于实 写;《望岳》中,“造化钟神秀”一句虚写泰山的秀美,“阴阳割昏 1.虚实结合。《潼关河亭 _ 的前两联作者想象潼关山河的雄伟气 1.虚实结合。《潼关河亭 _ 的前两联作者想象潼关山河的雄伟气 1.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