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好奇,还作了进一步打探:一个叫双墩,因古时有相邻两个潮墩而得名,又名双墩街,位于十总街向西北行约两公里处,街市尚有100多米长的巷子,北端是通州区和如东县交界的遥望港,街面老屋都是青砖黑瓦,依稀可见当年繁华景象,只是屋面经风蚀雨剥,加上年久失修,已破败衰落...
唐生口潮墩 唐生口潮墩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唐生口。西距老204国道300米。高约5米,为明清海防潮墩。文物特征 今保存完好,上有测量坐标标记石。潮墩又称为“避潮墩”,为明清时期的沿海军事设施。每当涨大潮时,沿海的戍兵就退至潮墩上避潮。
潮墩村 潮墩村,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城中街道下辖村。潮墩村位于如东县城中街道东北角,西起大寨河、与丁杨村相邻,东至三镇界河,与长沙镇、大豫镇隔河相望。东西宽4.20公里。南起掘坎河与如华村毗邻、北至妇妇河,与长沙镇相接。南北长4.30公里。2007年潮墩村与九总社区合一。
而“墩子”这一名称,则来源于其独特的制作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将糯米和其他配料混合均匀后,放入木制或竹制的模具中,通过长时间蒸煮使其熟透而成形。“墩”在当地方言中有“垛”或“堆积”的意思,形象描述了食材堆叠在一起的外观。潮汕墩子的种类丰富,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有甜味和咸味两大类。甜墩子多以红豆沙...
避潮墩(bì cháo dūn)。历史渊源 古时淮南海滨先民多以渔盐为生。然而,海溢卤潮,不时成灾。每年夏初至秋末,沿海常见飓风台风,海啸海溢。潮水上涌时,惊涛骇浪,势不可挡。常常是耳一闻声,涛已立至,猝不及防。如无事先筑堤防备,后果不堪设想。古人为防止涨潮来不及回到安全的陆地,就人工挑挖,筑...
1、射阳潮墩小考文化长廊r 苏省射阳县范堤以东的辽阔 1上平原 ,曾散布着众多的烽墩 , 渔墩,避潮墩.这些古墩台 ,经历几 百年潮涌浪击 ,有的早已夷为平地 , 有的仅有裂迹留存 ,有的仍伤痕累 累地耸立于黄淮平原 ,显示着劳动 人民开发和保护这片土地的昭昭业 绩 .特别是避潮墩 ,为保护人类生 存 ,...
海滨地势高的地方叫做潮墩,地势低的地方叫做草荡,这些地方都能出产盐。一种方法是:在海潮不能浸漫的岸边高地上,可以取盐。种户估计第二天会天晴,于是就在当天将一寸多厚的稻、麦稿灰及芦苇、茅草灰遍地撒上、压紧并使其平匀。第二天早上,地下湿气和露气都很重,灰下已经结满了盐茅。等到雾散天晴,过了...
盐城-海盐文化景区 by:恋景旅行APP 50.9万 冰墩墩和雪容融 by:Sally不喝牛奶的猫 1.5万 冰墩墩的故事 by:柯柯故事屋 662 冰墩墩和雪容融 by:懒人想听书了 7.1万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by:恋景旅行APP 2423 小鸡墩墩一家 by:姓名不易透露 下载手机APP ...
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同一海卤传神,而取法则异. 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 总之功在晴霁,若淫雨连旬,则谓之盐荒.又淮场地面有日晒自然生霜如马牙者,谓之大晒盐.不由煎炼,扫起即食.海水顺风飘来断草,勾取煎炼名蓬盐. 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