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翅目潜蝇科属于节肢动物门、有翅亚纲、双翅目、幽蚊亚科。双翅目潜蝇科属于双翅目环裂亚目有缝组无瓣类的一科。体长1.5~4毫米,黑色或黄色,在中国北方1年发生数代,少数种类寄生同翅目昆虫。双翅目潜蝇科双翅目潜蝇科 寄主:莴苣、丝瓜、满天星、菊花、香石竹、鸡冠花等茄科、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
一、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又称蔬菜斑潜蝇,是一种严重危害蔬菜的害虫。它们的幼虫会在叶片内潜食叶肉,形成弯弯曲曲的潜道,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严重时,叶片上布满潜道,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为了防治美洲斑潜蝇,可以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二、南美果实蝇 南美果实蝇是一种危...
潜蝇科,属于昆虫界双翅目中的环裂亚目有缝组无瓣类,是一类微小至小型的昆虫科。科内的种类体长通常在1.5到4毫米之间,色彩多样,包括黑色和黄色。这些昆虫的特征显著,头部具有独特的构造,有一对分开的后顶毛(后单眼毛)和一对短小的单眼鬃。触角的芒部可能是裸露的,也可能带有刚毛,口鬃的存在...
潜蝇科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幼虫阶段主要以植物的叶或根茎为食,造成隧道状损害,导致叶片枯死。老熟幼虫在隧道内化蛹或钻出隧道在叶面化蛹。在冬季,它们以蛹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在中国北方,一年可能有数代活动,而在南方则有10代以上。春季是潜蝇科昆虫的旺盛时期,少数种类还会寄生在同翅目昆虫上。
黄潜蝇科是双翅目环裂亚目下的一科。黄潜蝇科一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植物的根茎中越冬。幼虫蛀食禾本科植物的心叶、生长点或幼穗、茎部。幼虫蛆型,前气门位体前部两侧。在中国春麦区为害严重,春季为盛发期。本科另一类群为捕食性的,在植物的根部附近捕食蚜虫等害虫,因此为有益的天敌昆虫。物种...
双翅目黄潜蝇科有缝组无瓣类的 1科,又称秆蝇科。翅前缘靠近亚前缘脉(Sc)末端处有一缺刻;翅无臀室,着生单眼的三角区大,几乎伸到额部的前方。双翅目(学名Diptera)包括蚊、蝇、虻等昆虫,约有8.5万种,是昆虫纲中居于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之后的第四大目。除了在南极洲之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许多...
潜蝇茧蜂亚科(学名:Opiinae)是属于茧蜂科下的一个亚科。 1.潜蝇茧蜂 潜蝇茧蜂(学名:Opius sp),属昆虫纲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潜蝇茧蜂亚科Opiinae。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mm,翅长2.5mm,触角长3mm;体黑色,有光泽。头部包括颜面、唇基、额、后颊、后头及复眼、单跟均黑色;上唇及上颚褐...
潜蝇科(Agtomyzidae) 双翅目环裂亚目有缝组无瓣类的1科。微小至小 型的种类。体长1.5~4毫米,黑色或黄色。头部有1对相互分离的后顶毛(单眼后毛),1对短小的单眼鬃,触角芒裸或具刚毛,具口鬃。翅宽,具臀室,前缘脉在Sc末端处有缺刻。世界已知500种以上。体长1.5~4毫米,头部有2...
在中国,潜蝇科虫害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其中豌豆植潜蝇是常见的农业害虫。这种昆虫体色为青灰色,头部前方呈黄色,雌雄特征鲜明。雌雄潜蝇额宽为头宽的一半,眼部特征独特,触角黑色,第三节圆形。幼虫活动于叶片下方,形成不规则线状的潜道,并在此化蛹。豌豆植潜蝇广泛分布于北京、东北等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