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潜标在下放到北冰洋的加克洋中脊后,将运行一年持续监测海底热液情况,一年后的北冰洋科考,再将这套设备回收。在“雪龙2”号船上,大多数科考设备下放主要借助机械设备,而布放潜标,则主要依靠队员们的团队作战。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大洋队队长 陈超:(这套设备)差不多在320米左右。这次我们有15到1...
科研人员还从布放在阿蒙森海西部海域的一套潜标收集的数据分析发现,在该海域600米深处有0℃以上的暖水向南极沿岸冰架流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史久新:这是我们第40次南极考察期间回收的冰架前缘潜标的结果,颜色是代表温度,红色就是高温的水在底层,蓝色的箭头代表了流动的方向,也是上北下南。整个都是向南运动,说...
新华社“雪龙2”号1月7日电(记者周圆)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北京时间2024年1月5日凌晨,在“雪龙2”号艉甲板,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开始了抵达阿蒙森海后的首次考察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 考察队副领队王金辉介绍,这...
1 潜标和浮标区别:潜标:系泊在海面以下的长期观测海洋环境要素的系统,有声释放器,可从海面按指令回收。浮标: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应用广泛,设置在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浮标,其功能是...
从去年开始,“雪龙2”号实验室就创新使用无人机远程回收潜标的方式,与传统回收方式相比可以节约70%的时间,更加安全高效。而使用的重型无人机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发,具有大负载、高机动、抗低温等特点,适于在极地等特殊区域作业。在挂钩钩到潜标后,考察队员们集体接力拖拽,最终成功回收...
我国首次成功在南极布放生态潜标,海丽雅潜标缆功不可没 4月10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当天,自然资源部在青岛举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返航新闻发布会透露,本航次考察队首次在南极阿蒙森海布放国产生态潜标,逐步构建潜标阵列,通过长期锚系潜...
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 计划放置1年 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 一套潜标,由传感器、浮球...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近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船抵达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并成功布放了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这套潜标主要生态传感器都是依托国内重点项目自主研发的,将通过光学和声学系统对上层海洋中的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布放时间持续一年,将于...
北京时间1月6日,考察队在布放潜标。 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 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 北京时间1月6日,布放潜标进入最后工序,考察队员沈悦准备下放重块。 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