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湖州北门苕霅两溪汇流处,明尚书潘季驯(1521——1595)所建,故名“潘公桥”。简介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年 代:明 公布时间:2013年5月6日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湖州北门苕霅两溪汇流处,明尚书潘季驯(1521—1595)所建,故名“潘公桥”。潘季驯系...
湖州潘公桥简介 基本概况。 位置:位于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苕、霅两溪汇合处,南北向跨龙溪港,在田盛街竹翠园东北侧、外环北路西侧。 类型及建造时间: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竣工,原是五孔石梁桥,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建为三孔石拱桥,现存的潘公桥即为此次重建后的形制。 尺寸规模...
湖州潘公桥 丨 万历始建 道光重修 明代潘公桥到现在五百年了,依然发挥并连接着湖州龙泉社区与吉山四社区的三条主路间与两个过千户小区步行踏桥跨河的功能,实属不易! 明代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于明万历十三年(...
潘公桥,这座位于湖州北门潘家廊的古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潘季驯建造了这座五孔石梁桥,俗称平桥。然而,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潘公桥经历了重建,变成了三孔石拱桥,并被称为环桥。潘公桥全长57.5米,宽6.6米,高9.5米,主孔净跨15.5米,拱矢高8米,南北孔净跨9.3米,拱矢高5米,气势宏壮...
湖州城北苕霅两溪汇合处的潘公桥,就和湖州的一位历史名人潘季驯紧密相关。潘季驯(1521—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湖州市区环渚乡槐溪村)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进入仕途。十五年后,潘季驯被委任为右佥都御史,首次参予黄河河道治理,主持开辟新河使黄河分流减患,因功加副都御史,不久即...
1.潘公桥的历史变迁 【潘公桥的外观与由来】潘公桥,位于湖州城北田盛街的中段,雄跨于“霅溪”与“苕溪”两河的交汇点,是一座壮观的三孔石拱桥,其全长达到57.5米。远远眺望,它宛如一道长虹横跨水面。这座桥得名于其捐建者——明朝的工部尚书兼水利学家潘季驯,他慷慨捐银,为后人留下了这座珍贵的古桥。【潘...
在湖州的北门,苕霅两溪汇流的地方,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潘公桥。这座桥是明代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1521—1595)为了造福乡里而建造的,因此得名“潘公桥”。潘季驯是乌程人,他的故里就在今天的湖州环渚张槐溪村。万历十二年(1584年),潘季驯被贬官回到家乡,看到苕霅两溪汇流处水势湍急,民众渡河困难。他的父亲...
湖州潘公桥 想去3156 去过6312 www.cncn.com欣欣旅游网 门票: 电话咨询 潘公桥简介: 潘公桥在湖州北门苕(上雨下言)两溪汇流处,明尚书潘季驯(1521――1595)所建,故名“潘公桥”。潘季驯系乌程人(其故里为今湖州环渚张槐溪村),明代著名水利专家。万历十二年(1584)贬官回乡,见苕(同上)两溪汇流处水势湍急,民...
湖州市潘公桥 〈龙溪港〉〔〕[人行·三孔石拱桥]{}潘公桥在湖州北门苕、霅两溪汇流处,明尚书潘季驯(1521――1595)所建,故名“潘公桥”。潘季驯系乌程人(其故里为今湖州环渚张槐溪村),明代著名水利专家。万历十二年(1584)贬官回乡,见苕(同上)两溪汇流处水势湍急,民渡艰难,其父潘尚(号僦庵)亦有在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