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厦金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对退守福建省漳州、厦门、金门岛等地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1949年8月下旬福州解放后,国民党军为固守以漳州、厦门、金门岛为重点的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以屏障台湾,由福建省政府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汤恩伯统一指挥改编后的第8、第12、第22兵团...
解放战争——漳厦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9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在福建省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国民党军在福州失守后(参见福州战役),以福建省政府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汤恩伯兼任厦门分署主任,进驻厦门,统一指挥第8、第22、第12兵团,在闽南和广东潮汕...
闽南武装斗争史——漳厦战役解放闽南 引子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福建漳州、厦门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1949年9月19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主力开始向闽南进击。至25日,先后占领同安、长泰、南靖,漳州及马巷、澳头、集美等地,控制了夺取厦门岛的有利阵地。28门,闽粤游击纵队占领了平和、漳浦等地,完成...
9月19日下午漳州解放后,十兵团进而攻取角美、东屿、高埔一线厦门外围大陆沿海地区。至28日,漳厦战役第一阶段以闽南沿海大陆全部解放而告结束,从而形成了对厦门、金门两岛守敌的三面包围,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占领厦门、金门,为以后的台湾战役扫清外围,占领出发阵地。
漳厦战役,是解放战争全面反攻时期的又一场大捷,是第三野战军一部对退守福建省漳州、厦门、金门岛等地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的一场战役。该战役解放了厦门全岛,大大的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士气,使得其第166师逃往金门,从而使得整个大陆的全局胜利得以基本奠定。
漳厦战役 攻占东南沿海宝岛漳厦战役 1949年 8月,人民解放军攻占福州后,国民党军在福建南部只占据着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几个主要据点。泉州、漳州是滨海城市,9月下旬人民解放军未经大的战斗,即相继占领这两座城市,从陆地构成对厦门的三面包围。 厦门当时是一个近海岛屿,东西长 13千米,南北宽 ll千米,全部面积 ll8...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对退守福建省漳州、厦门、金门岛等地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
厦门,作为东南地区的军港与商埠,是战略要地。国民党军主要由第55军第74、第181师驻守北半岛,第29师驻守市区及鼓浪屿,第166师及第68、第96军残部位于南半岛。为执行攻取厦门的指示,第10兵团决定集结第31军及第29军2个师首先夺取厦门岛,随后转兵共同攻取金门岛。部署计划为:第31军在鼓浪屿至...
漳厦战役自1949年9月16日解放平潭岛开始,至厦门解放,计1个月整,共歼敌5.1万人,其中解放泉州、漳州没什么大战斗,歼敌2.3万余人;解放厦门岛歼敌2.8万余人,战斗很激烈。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1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