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厦金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对退守福建省漳州、厦门、金门岛等地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1949年8月下旬福州解放后,国民党军为固守以漳州、厦门、金门岛为重点的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以屏障台湾,由福建省政府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汤恩伯统一指挥改编后的第8、第12、第22兵团...
闽南武装斗争史——漳厦战役解放闽南 引子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福建漳州、厦门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1949年9月19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主力开始向闽南进击。至25日,先后占领同安、长泰、南靖,漳州及马巷、澳头、集美等地,控制了夺取厦门岛的有利阵地。28门,闽粤游击纵队占领了平和、漳浦等地,完成...
漳厦金战役的前期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战略决策: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根据当面敌情,制定了首先攻歼漳州地区及金门、厦门岛外围守军,扫清南下的海陆通道,然后同时攻取金、厦两岛的战略决策。兵力部署:第31军:负责攻取漳州,并协同第29军主力攻取厦门。第29军:一部分负责...
9月10日前后,第10兵团主力由福州、福清南下泉州、安溪地区,稍作准备后即发起漳厦金战役。19日,第31军2个师分别攻占同安、长泰、南靖等城镇,漳州守军畏歼东逃,该2个师跟踪追击,至22日攻占海澄、漳浦、屿子尾等地;另1个师于20日沿漳(州)厦(门)公路南下,25日攻占嵩屿半岛。第29军于19...
9月19日下午漳州解放后,十兵团进而攻取角美、东屿、高埔一线厦门外围大陆沿海地区。至28日,漳厦战役第一阶段以闽南沿海大陆全部解放而告结束,从而形成了对厦门、金门两岛守敌的三面包围,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占领厦门、金门,为以后的台湾战役扫清外围,占领出发阵地。
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在福州战役前后,虽有过登岛作战,但岛小距离近,守军兵力不大,工事薄弱,较易登陆,而攻取厦门尚属第一次较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船只很缺,海情不熟,又没有海空军掩护,岛上工事较多,包括日本军占领时期修筑的永备性工事,登岛作战的组织工作较为复杂。经过半个月准备,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于10月10...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解放福建全省的主要战役之一。1949年8月福州解放后,9月16日平潭岛解放。19日人民解放军部分主力及闽粤边部队开始向闽南进击。至25日先后解放莆田、惠安、晋江、同安、长泰、南靖、漳州等城市。10月15日晚发动对厦门岛的渡海战斗。17日厦门市及全岛获解放。守敌除汤恩伯...
相比之下,右翼的一个团在厦门本岛的石湖山和薛厝地区尝试登陆。尽管他们有所行动,但在这个地段,他们也遭遇了国民党军火力的强烈阻击,少数班排在尝试登陆过程中遭受了损失,进攻进展受阻。总体来看,漳厦战役的10月15日,尽管第31军采取了积极攻势,但因风向和敌军的顽强抵抗,初期的登陆行动并未完全...
漳厦战役,是解放战争全面反攻时期的又一场大捷,是第三野战军一部对退守福建省漳州、厦门、金门岛等地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的一场战役。该战役解放了厦门全岛,大大的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士气,使得其第166师逃往金门,从而使得整个大陆的全局胜利得以基本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