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藜(学名:Atxiplex patens (Litv.) Iljin )是藜科滨藜属植物。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直立或外倾,无粉或稍有粉,具绿色色条及条棱,通常上部分枝;枝细瘦,斜上。叶互生,或在茎基部近对生;叶片披针形至条形,长3-9厘米,宽4-10毫米,先端渐尖或微钝,基部渐狭,两面均为绿色,无粉...
滨藜,学名Atriplex canescens,是藜科滨藜属的多年生半常绿灌木。这家伙能长到2米高,分枝特别多,叶子是条形或披针形的。每年6月中旬,它就开始开花,到了下旬更是盛放,花期超美的!🌸 我曾在一处半干旱的坡地上见过一片滨藜,那绿意盎然的模样,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滨 读音:[bīn]部首:氵五笔:IPRW 释义:1.水边;近水的地方。 2.靠近(水边)。藜 读音:[lí]部首:艹五笔:ATQI 释义:1.〔~芦〕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紫黑色,有毒,可入药2.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茎可以做拐杖(亦称“灰条菜”):~仗。~藿(指粗劣的饭菜)。
四翅滨藜(学名:Atriplex canescens (Pursh) Nutt. )是藜科,滨藜属多年生半常绿灌木,又称灰毛滨藜,为盐碱地优良饲草 。四翅滨藜广布世界各大洲的温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原产美国中西部高原。为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广泛用于牧场改良、防风固沙、盐碱地改造,是一种耐干旱、干冷、高寒,可以防风固沙、改造盐...
四翅滨藜(学名:Atriplex canescens (Pursh) Nutt. )是藜科,滨藜属多年生半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无明显主茎,分枝较多,叶互生,叶片条形或披针形,叶尖渐尖或钝,正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或绿红色,粉粒较多。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数个成簇,雌花数个着生叶腋,无花被,苞片二裂,两性花着生...
野滨藜(学名:Atriplex fera (L.) Bunge)是是藜科,滨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茎直立或外倾,有条棱及绿色色条,枝细瘦,斜升,叶片卵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两面均为灰绿色,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楔形;团伞花序腋生;雄花早落;雌花苞片边缘全部合生,果时两面臌胀,坚硬,卵形或...
滨藜属(学名:Atriplex)是藜亚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或小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250-300种,分布于世界的温带及亚热带。中国产17种及2变种,主要分布于北方各省,尤以新疆荒漠地区最为丰富,南方沿海各省产3种。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较少为半灌木,通常有糠批状被覆物(粉)。叶互生,很少为对生,有柄或近无...
滨藜是一种在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中记录的具有潜在毒性的植物。据记载,其整株植物均含有小量毒素。当人们接触或误食后,若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首先,皮肤会感受到刺痒和麻木感,特别是面部、前臂和手部的皮肤最为明显。随着病情加重,浮肿现象逐渐显现,浮肿区域可能会扩大,皮肤上会...
🌿滨藜,这个双子叶植物纲、苋科的小家伙,可是沙漠中的一抹甜蜜。它的学名是Atriplex patens,分布广泛,从西伯利亚到中亚、东欧,甚至我们的中国大陆。🌍🌾这小家伙喜欢在海拔300米到2900米的地方生长,海滨、轻度盐碱湿草地和沙土地都是它的乐园。虽然它还没被人工引种栽培,但在大自然中,它可是个自由自在的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