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田友感到古代艺术作品确是美好的、伟大的,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他也感到现在的创作是有些缺点的:一是生活体验不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综合提炼,取得最精练的情节,才能丰富创作的内容。二是描写方法还要改进。雕塑做法基础是有的,但利用中国传统的以形写神的能力不够,以致不能神形兼备...
滑田友1901年生于江苏淮阴一个木匠家庭,1919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美术科,毕业后成为高邮市第一小学的美术教师。1930年他以自己的儿子为模特创作了木雕《小儿头像》,并拍成照片慕名寄给徐悲鸿。徐悲鸿复信说:“迄今为止,中国现在恐怕还没有人能刻出这样的雕像。你不必进中央大学,我愿与你为友,将你送...
到了巴黎的滑田友,因为不懂法文,又无钱上法文补习学校,几乎做了3年哑巴。当徐悲鸿把展览会开过之后,滑田友便迫切地想找工作,以解决生活问题。滑田友请在布夏教授处学习雕塑的留法同学介绍他到布夏教学工作室做工,但那位同学误以为滑田友要跟布夏学习,从而介绍他去学习。结果布夏欣然同意,滑田友就以预备...
滑田友出生于淮阴县渔沟镇一个贫苦的家庭,为长子,8岁入私塾,辛亥革命后第二年进入渔沟小学堂读书。因家境困难,时常辍学,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18年小学毕业后,1919年考入江苏省第六师范美术系,1926年8月,在高邮县第一小学任教美术和音乐,在高邮一小工...
编者按 滑田友先生是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家,他在吸收研究中国雕塑风格和西方雕塑语言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杰出的表达与表现,探索中国雕塑既民族且现代的道路。“勿失毋忘——雕塑家滑田友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以滑田友的一份自述文字作为开篇的引子,结合他从淮阴、甪直到巴黎、北平一路走过来的照片、...
滑田友艺术成就与高邮情结 陈其昌 据《中国艺术史》介绍:滑田友(1901至1985),出身贫苦的木匠家庭,淮阴县渔沟镇,靠父亲做木匠,母亲挖野菜维持生活。1924年,滑田友从江苏省立第六师范毕业,成绩突出,其美术课老师管一德赞扬:“你是我空前绝后的...
这五通信札中,或述及滑田友生平经历,如滑田友的巴黎留学生涯及甪直保圣寺罗汉塑像修复事,或畅言滑田友抱负志趣,如致叶恭绰信札中谈及其早年艺术思想。笔者以为,俯拾这些散落在信札中的遗珠,并将之串连在滑田友与叶恭绰、徐悲鸿交游的具体事件中,不惟对滑田友研究有着细化与推进作用,于叶恭绰与徐悲鸿研究亦...
滑田友先生是早期留法的中国雕塑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吴作人先生对他有如此评价:“中西合壁,熔铸古今。既体现了西方雕塑的精髓,又充满了中国文化之神韵。他对中国的现代雕刻贡献极大,影响极深。” 滑田友先生出身贫苦,但自幼聪敏好学,小学毕业后曾随从父亲学过木工手艺,一九一九年考入...
在滑田友的研究者眼里,他创作于1930年的木雕《小儿头像》,无疑是一件其命运转折之作——为他牵线徐悲鸿。滑田友早年跟随父亲学过木匠,木工雕刻了得,加之在师范学校艺术系学过国画、素描,面对的模特又是自己三岁的儿子,这件木雕堪称他造型能力与爱子情深的完美结合。在家人和友人鼓励下,滑田友将这件作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