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寿不仅精通内科疾病的诊治,而且拜东平(今山东东平县)高洞阳为师,学习针灸,得以精通针术,曾经用针灸治疗难产等多种病证,对经络理论很有研究,著有《十四经发挥》,共三卷,考订腧穴六百五十七个,详加训释,有所发挥;并重视脉的分部及其与脏腑的关系;提升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的重要性,提出任督二脉与十二经并称...
滑寿对《素问》、《难经》等经典医籍,悉心研讨,深有领悟。曾据《素问》及《灵枢》所述经脉,编著《十四经发挥》3卷,通考647穴,详论14经脉循行规律,补述各经脉所属腧穴,并将其固定下来,这对中国乃至国际针灸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外,撰有《诊家枢要》、《素问钞》、《难经本义》、《麻疹全书》、《...
滑寿(约1304~1386),字伯仁,晚号樱宁生,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后迁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又迁余姚《今浙江余姚县》。滑寿自幼聪明好学,善诗文,通经史诸家。先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名医王居中学医。研读《素问》、《诊家枢要》、《痔瘘篇》、《医韵》等。后二书散失。
滑寿——元代医学家 滑寿介绍 本名:滑寿 字号:字伯仁,晚号樱宁生 所处时代:元代 出生地:江苏仪征(一说浙江余姚) 出生时间:约1304年 去世时间:1386年 主要作品:《读素问钞》三卷,《难经本义》二卷,《十四经发挥》三卷等 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县) 信仰:道教 滑寿(约1304~1386),字伯仁,晚号樱宁生,元代...
据《绍兴府志》记载,叶逢春云:“寿盖刘文成基之兄;易姓名为医。文成既胄,当劝之仕,不应而去。”这话是说滑寿可能是刘基(刘伯温)的哥哥。刘基是明朝开国第一谋士,他曾前往余姚看望滑寿,还劝他弃医从官,但滑寿很重视气节,以元朝遗老自居,并未答允。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刘伯温离世,滑寿赋《...
滑寿的针法是由针灸大家高洞阳所传授的。他不仅“尽得其术”,同时还发现人体“得经十二,任、督脉之行腹背者二,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示意图。 滑寿,字伯仁,生于元大德年间,卒于明洪武年间。据明代的《浙江通志》记载,他“医通神,所疗无不奇效”。《绍兴府志》上也说,他能判定人的生死...
滑寿(公元1304-1386年间)字伯仁,号樱宁生。原籍河南许昌,先迁到江苏仪真,后迁到浙江涂姚。学儒于韩说,善文能诗,他不仅在医学上著作颇多,同时诗歌方面也是卓越非常。他有一颗立志于钻研中医学的心,从人体的内脏,精气,脉搏,阴阳,运气等等来分析人的生活,发展,以及如何医治相关疾病。先学医于京口王居中...
滑寿像——《中国中医药报》2021年7月30日刊登 画家:王军 滑寿(约一三零四至一三八六年),元末明初人,字伯仁,晚号撄宁生。祖籍许州襄城(今河南许昌),后迁至浙江余姚。元代著名医学家、针灸学家。滑寿本姓刘,与刘伯温是从兄弟,因从医改姓滑。幼时滑寿...
医道的魅力往往会促使人们主动把医德和医术精炼为德艺双馨,同时高尚的医德和精妙的医术又会反过来滋养医家淡泊明志,以更加豁达的境界去济世苍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家滑寿(字伯仁,自号樱宁生),从放弃科举之路转为研习医道的那一刻开始,便执着信仰,不为名利所动,终生游走于民间治病活人,留下了厚重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