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贺秀三(1921年5月1日~2008年2月25日),日本国山口县人。日本学士院院士,东京大学教授。著名中国法律史学家。滋贺先生倾注精力较多的研究是传统中国的家族法和审判法,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律和民事诉讼法律见地颇深,其法史学中“情、理、法”的协调理论,对中国法律史学界影响巨大。滋贺教授为中国法律史学界培养了大批...
滋贺秀三的学术生涯始于1941年3月至4月,那时他进入了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法律学科,开始了他的学术探索之旅。紧接着,在1943年10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为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的特别研究生,专注于东洋法制史的研究。1948年9月,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认可,被任命为东京大学法学部的助教授,开始了他在高等...
滋贺秀三,出生于1921年5月1日,逝于2008年2月25日,是日本山口县的杰出人物。他身兼多职,不仅是日本学士院院士,还是东京大学的著名教授,以其在法律史领域的深厚造诣而闻名于世。滋贺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中国的家族法和审判法上,对中国古代的民事法律和民事诉讼法律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法...
滋贺秀三先生是二战后日本最负盛名的中国法制史学界的学者,《中国家族法原理》一书是其前半生研究家族法的代表作。1969年《中国家族法原理》一书获得日本最高学术成就奖——日本学士院奖。 关于传统中国家族法的...
滋贺秀三 /Shiga Shuzo/ 最后更新2023-07-12 浏览108次 (1921-05-01~2008-02-25) 日本法制史学家。 英文名称 Shiga Shuzo 国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921-05-01 去世日期 2008-02-25 出生地点 山口县 毕业院校 东京帝国大学 代表作品 《中国家族法的原理》...
——滋贺秀三《清代中国的法与审判》译后絮语 即便不愿涉讼,在传统社会中卷入纠纷的风险却无时无处不在。 认错与知错即改常常被视为一种应为之善,但涉及纠纷、诉讼问题,当事人认错与法院对判决的知错即改则非常稀缺。认错意味着承担相应约定责任,法院觉察判决有错,不经过严格程序纠错在现代制度中通常不...
滋贺秀三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法律历史学者,他的著作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法制史的多个重要领域。以下是他的主要著作概要:1967年,出版了《中国家族法の原理》(创文社),后来在2000年出版了第二版第五刷。1984年,发表了《清代中国の法と裁判》,并在2002年发行了第二刷。1998年,发表了《清代の民事裁判...
滋贺秀三(1921年5月1日~2008年2月25日),日本国山口县人。日本学士院院士,东京大学教授。著名中国法律史学家。滋贺先生倾注精力较多的研究是传统中国的家族法和审判法,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律和民事诉讼法律见地颇深,其的法史学中情理法的协调理论对中国法律史学界影响巨大。滋贺教授为中国法律史学界...
——滋贺秀三《清代中国的法与审判》译后絮语 认错与知错即改常常被视为一种应为之善,但涉及纠纷、诉讼问题,当事人认错与法院对判决的知错即改则非常稀缺。认错意味着承担相应约定责任,法院觉察判决有错,不经过严格程序纠错在现代制度中通常不被允许。 对普通人而言,诉讼的制度和程序并非必不可少的知识,“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