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是指利用药物,使血管内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和链激酶等。 血栓是由于血管内膜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在血管内形成的固体物质,可分为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透明血栓等。 尿激酶可以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溶系统,发挥溶栓作用。链激酶可以和纤溶酶原结合,...
溶栓药物主要分为血管内溶栓和血管外溶栓两种。血管内溶栓常用于急性心梗、急性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中。血管外溶栓常用于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治疗中。 溶栓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溶栓药物来激活人体本身的溶栓系统,促进血栓的溶解。溶栓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激活剂,使其转化为纤溶酶原,并最终转化...
溶栓治疗是指将药物通过穿刺注射的方法,输送到有血栓的部位,使血栓融化,起到治疗的效果。 溶栓治疗主要用于急性心梗、急性脑梗塞等疾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使用溶栓药物,可以使冠脉再通、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的灌注。常用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以及r-tPA,可溶解血液中的纤维素原以及纤维素,从而使血栓溶解。 溶栓也是治...
溶栓就是溶解血管内部的血栓。血栓会导致血管受到堵塞,影响血液循环,影响局部供血,需要通过溶栓治疗才能使这种情况改善。 溶栓是一种治疗血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静脉或者动脉注射或者服用溶解血栓的药物,使血管里面的血栓被溶解,达到治疗血栓的功效。血栓主要是因为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状态异常、血液凝固性增加等情况...
溶栓是指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可以溶解血管里的血栓。溶栓治疗是通过激活剂使肌体血管内血栓溶解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溶解并且消除已经形成的血栓。能够恢复血液的循环功能,从而使病变的血管灌流区域组织重新获得供血。溶栓治疗通常可用于治疗有
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5小时以内的病人,如无明显禁忌症,可采用静脉溶栓治疗。一般使用阿替普酶,按0.9mg/公斤体重用药,10%静脉推注后,90%静脉点滴。要进行心电血压监测,如发现出血,立即停止用药,复查头CT。如病人无异常,一般24小时后复查头CT。加用抗血小板药。动脉溶栓要进行血管介入治疗...
溶栓、取栓、介入治疗的概念如下:1、溶栓:即用药物将堵塞血管的血栓溶解,多选择静脉注射或动脉插入导管等方法。血栓溶解后,血流才可恢复正常,需尽快进行治疗;2、取栓:经过股动脉使用器械将血栓取出;3、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方法,经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和材料送至病变血管,进行取栓或放支架,缓解血管狭窄。
不同部位的急性血栓性疾病具体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不同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适应症包括如下,持续性的胸痛大于等于半个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够缓解;相邻两个或者更多的导联ST段在肢体导联抬高大于0.1mV,在胸导联抬高大于0.2mV;发病≤6小时,如果是发病后的6-12个小时以内,仍然有这种持续性的缺血发作,也可以...
溶栓时间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时间,急性心肌梗死在12~24小时,急性脑梗死应小于6小时。 首先,急性心肌梗死。1.有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包括胸导联大于等于0.2mV,肢体导联大于等于0.1mv。病史提示有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小于12小时,年龄小于75岁。2. ST段显著抬高的急性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