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渔隐图》从透过一处松枫间的湖水展开,描绘了江水荡漾,山石耸立,树木成荫,渔舍水榭坐落于丹枫之中,文人雅士吟诗作赋,相谈其间。引首为乾隆御笔“渔隐”二字,钤“乾隆宸翰”朱文印。其后是乾隆御笔题诗。“或憩溪亭或漾舟,竿丝原不为槎头,底须姓氏询张孟,总是人间第一流。己卯夏御题。”钤两...
唐寅《溪山渔隐图》,此卷绘松树、丹枫黄叶,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错落于溪岸石间。人物或促膝对酌,曳杖閒步,或凭栏观钓,或吹笛濯足。唐寅《溪山渔隐图》,此卷绘松树、丹枫黄叶,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错落于溪岸石间。人物或促膝对酌,曳杖閒步,或凭栏观钓,或吹笛濯足。唐寅《溪山渔隐图》,此卷绘松树...
《溪山渔隐图》, 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设色水墨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又是一幅被国民党带到台湾的国宝古画。“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装成渔樵耕,读于田野间,正是古代很多文人雅士的向往生活;也是现如今众多苦于生计的都市人的向往生活。卷首又为乾隆御笔题字:渔隐;并盖“乾隆御览之宝”大印...
《溪山渔隐图卷》是明代画家王绂创作的一幅水墨山水画。作品内容 《溪山渔隐图卷》款署“永乐壬寅秋七月下浣九龙山人王绂记”。其署“壬寅”,应为“壬辰”之笔误。王绂于丙申(1416)年去世,款署壬寅(1422),去世与款署相差六年。误者之由,第一,款署壬寅为明永乐二十年(1422)王绂已去世六年。上一个...
《溪山渔隐图》全图,建议横屏欣赏。 《溪山渔隐图》明 唐寅纵30厘米,横610厘米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01 — 乾隆御笔 画卷引首位为乾隆御笔“渔隐”二字,均为行书,钤“乾隆宸翰”朱文印。 乾隆皇帝题诗:“或憩溪亭或漾舟,竿丝原不为槎头。底须姓氏询张孟,总是人间第一流。已卯夏御题。”钤两印:...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溪山渔隐图》,绢本设色,纵约30厘米,横约610厘米。原卷有唐寅自题:“茶灶鱼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阴阴。太平时节英雄懒,湖海无边草泽深。”画卷引首乾隆题...
明 唐寅「溪山渔隐图」跋 局部放大欣赏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明代吴门画派重要人物之一,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
《山溪渔隐图》是中国明代画家陆治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绢本设色,尺寸为纵31.5 、横29.8 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作品介绍 画右上方自题诗云:“慿江嶻嵲芙蓉起,万壑争流水映门。鸡犬一方尘迹远,杜陵花竹让云村。陆治。”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下钤“包山子”、“陆治叔平”印二方。画中还钤有“乾隆...
溪山渔隐图 这幅《溪山渔隐图》描绘了文人雅士隐居山水之间的场景。画面上有松树、枫树,瀑布泉水相互掩映,溪岸的石间错落着茅舍水榭。里面的人物有的促膝对饮清酒,有的拄着拐杖悠闲散步,有的倚靠在栏杆上观赏钓鱼,有的吹笛洗脚。唐寅技法非常成熟,画山石时用石青色加墨晕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