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BugBase进行细菌功能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溃结灵在结肠恢复中的作用。肠道菌群表观功能预测分析发现,溃结灵显著增加了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革兰氏阳性菌的相对丰度,但降低了潜在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图3C)。 在本研究所用的小鼠UC模型中,溃结灵灌胃恢复了DSS诱导结肠炎后的肠道功能和微生物结构,重塑了肠道微环境。采用K...
【制剂名称】 通用名称:溃结灵 汉语拼音:Kuijielin 【成份】 黄芪、制大黄、丝瓜络、珍珠粉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棕色细粉。 【功能主治】 补气、祛瘀、通络、收敛。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亦可用于糜烂性胃炎或胃溃疡的辅助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 UC模型大鼠NF-κB DNA结合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溃结灵高剂量组NF-κB 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表明TNBS所致大鼠UC的发生与NF-κB的活化密切相关, 溃结灵对UC大鼠模型过度激活的NF-κB有抑制作用, 这可能是溃结灵治疗UC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 ...
结果:空白大鼠血清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CEC)生长无影响,溃结灵中剂量(5%含药血清)作用24h,48h均明显促进CEC增殖(p0.05) 5.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致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 TNF-α为公认的UC致病因子,是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主要促炎因子,UC发病时,TNF-α大量分泌,可使结肠上皮细胞凋亡,肠...
目的: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探讨溃结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制.方法:活动期UC(湿热内蕴证)患者92例随机分为溃结灵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和中西药结合组,以肠粘膜病变,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积分作为观察指标;免疫法造成UC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SASP组,溃结灵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及正常组,作结肠...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溃结灵合剂(组成:苦参、金银花炭、败酱草、黄连、地榆炭、仙鹤草、黄芪、白术、茯苓、甘草)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6.2%、95.5...
摘要 目的观察溃结灵的抗炎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大鼠蛋清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溃结灵2个剂量(9.18g/kg,4.59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足肿胀度, 减少棉球肉芽肿的质量; 并能明显延长热板法小鼠疼痛阈值和降低醋酸扭体法小鼠的扭体次数...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方溃结灵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兔结肠加弗氏佐剂和二硝基氟苯的免疫方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用乙酸 法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经溃结灵水煎剂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后, 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及检测血清 TNF-α 和 IL-6 的含量.结果:大鼠病理结果显示...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温肾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方法:运用溃结灵汤(灶心土,黄芪,党参,柴胡,白术,干姜等)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 率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 关键词 ...
【目的】观察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组分UBEl(E1)、UBC5(E2)、E3RSIKB(E3)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溃结灵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8-3、9.2、4.6g·kg^-1·d^-1),阳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剂量为0.5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