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寒证的治疗包括祛湿和散寒两个方面,如果湿寒的邪气在表,可以在散寒、除湿的方子中加入解表药,比如可以用生姜红糖汤、羌活胜湿汤、九味羌活汤这一类方剂进行散寒、祛湿、解表的治疗。如果湿寒在经络中,表现为经络疼痛,关节怕冷疼、痛这些症状,可以用疏风通络汤、益肾蠲痹汤、寒湿痹汤等方剂进行...
再者说,湿寒太重时可能会引起“火”,这里指的是虚火,不清楚内情的人可能会采取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反而是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不过,脾胃湿寒的患者也不要太担心,来自金元名医李东垣的厚朴温中汤,或许能帮你解决问题。这个方子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下面我结合一个具体的...
发病原因:非感染性,环境湿寒,机体阳气不足 肠道:习惯性拉稀腹泻,粪便清稀,下利清谷,但不臭 形态:畏寒肢冷,食欲不振 面色:面色苍白或发青,类似贫血 呼吸系统:白色气囊炎,肺水肿,气管内清稀分泌物 肝:水肿,质脆如胶 肾:白肿,尿酸盐沉积严重 湿热证 发病原因:感染性,环境湿热,烁伤体内津液 肠道:粪便粘稠,味...
#养生小常识 舌诊辩证:湿寒体质 - @大陆❸健康管理师于202406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0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湿寒多为脾虚导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中药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腑的化湿或者...
此阶段,寒湿内困,伤及脾肾阳气,故应以补脾益肾为主。 五级寒湿:全身受累 中医认为,寒湿内蕴,日久化痰成瘀,成为痰瘀互结之证,这类体质易患结节、囊肿、息肉等,为寒湿留聚成痰所致,且多易再长或复发。 五级寒湿最为严重。 日常艾灸湿寒可选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
脾胃湿寒的证状 悲一D555515 2020-04-19 20:01 为您推荐: 其他回答 怕冷,不爱喝水,痰多,困倦无力,易寐,舌苔白腻等等,平时爱吃生冷,油腻的东西,时间长了,脾胃容易寒湿,注意保暖,多吃热性的食物,能祛湿的食物,比如韭菜,洋葱,大蒜,山药,薏米等等。 liu1980914999 2020-09-21 23:24 ...
湿寒证吃什么药 :你好,病情分析,建议你到当地医院,请有经验的中医为你诊治,对症用药!自己不要随意盲目服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意见建议,建议平时不吃寒凉生冷的食物,多吃温补类食...
中医上说的湿寒证能治好吗?喝了好久的药不起作用,膝盖冰凉, 别人说这是风湿,治不好,心里压力好大,上身感觉不冷,尤其膝盖冰凉
湿证有二,湿热证多,湿寒证少。当以脉证明辨之。如脉滑数,小便赤涩,引饮自汗,为湿热证。若小便自利清白,大便泻利。身疼无汗,为寒湿也。湿热身黄如橘子色,而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身黄小便不利而渴者,五苓散加茵陈。烦热小便不利而渴者,桂苓甘露饮。湿热相搏者,清热渗湿汤。肩背沉重疼痛,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