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壁画法是一种作画方法,就是趁着灰泥还新鲜,也就是还没有变干的时候在上面执笔作画。基本定义 湿壁画(Fresco)的原意是“新鲜”的意思,是一种十分耐久的壁饰绘画。制作时先在墙上涂一层粗灰泥,再涂上一层细灰泥,然后将大型的草图描上去,再涂第三层更细的灰泥,这就是壁画的表层。由于灰泥会干掉,因此...
湿壁画,这一艺术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文艺复兴绘画从13世纪末开始萌芽,14世纪逐渐兴起,15世纪达到高潮。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他们的杰作无疑是璀璨的明珠,但文艺复兴时期的湿壁画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湿壁画不是单幅...
在欧洲的教堂里,许多保存至今的壁画采用了“湿壁画”技术。这种技术在14-16世纪的意大利尤为流行,但其实早在公元前17世纪的米诺斯文明中就已经出现。例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约1510年)、乔托的《哀悼基督》(约1305年)和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约1536-1541年)都是著名的湿壁画作品。湿壁画在意大利语中意为...
您知道“干壁画”和“湿壁画”是什么意思吗? 传统壁画通常按壁画所属环境和所用材料分类,法海寺明代壁画属于寺观壁画,这就是按照它所属的环境来区分的。 根据呈现形式,可以把壁画分类为绘画型壁画、石刻壁画、镶嵌壁画、彩色玻璃窗画、画像砖、彩画砖等。...
🔍 探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湿壁画,不得不提马萨乔的《圣三位一体》。这幅湿壁画位于新圣母教堂,尺寸高达640317厘米,是15世纪早期运用数学表现空间的典范。👀 画作将空间分为两层,上层是礼拜堂,仿佛罗马凯旋门的筒状拱顶。圣母马利亚和圣约翰站在十字架旁,与耶稣受难的题材不同,圣母被描绘成老年妇女。上帝在基...
严格来说,湿壁画并非一幅幅画,而是一面面墙,而大众在博物馆内看到小幅作品,常常是一面墙上被切割下来保存较完好的一部分。花园景观 庞贝考古公园(图源网络)古罗马湿壁画艺术史上最著名的代表地就是庞贝。庞贝古城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距如今的罗马城约240千米。其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于公元79年毁于...
湿壁画又叫“鲜画”,一种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的刷底壁画的绘画方法。 在保持潮湿的新鲜石灰泥墙面上用水调合矿物质色粉绘制而成的壁画被称为湿壁画。它是趁泥灰土潮湿时用颜色进行描绘,泥灰土干透后壁画经久不坏。 湿壁画为文艺复兴以前画家们常用的画种之一,至16世纪趋
在查找古圣母教堂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视频。这里专门开一篇笔记,分享一下古圣母教堂中的几幅湿壁画,它们很好地展现了早期基督教的壁画风格。🖼️ Apse右侧的Palimpsest湿壁画 🖼️其中所占面积最大的是制作于500-550AD的圣母子与圣人。可以看到,圣母身着华丽的服饰与头冠,与同时代的拉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