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属广东)人。明代官员、学者。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官南京吏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著有《湛甘泉先生文集》《甘泉新论》《白沙诗教解》等。从陈献章学,是陈白沙弟子中成就最著者。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而反对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后王守...
”湛文简,就是湛若水,文简是其谥号。莲花书院的兴建,在湛若水留下的文章中多有提及。莲花书院始建于嘉靖十五年(1536),此时正是湛若水休假南归之时。增城是湛若水的家乡,所以莲花书院的建设与湛若水后来参与的一些书院建设不同,在这里,他的规划更全面——这一点从如今莲花书院的基址遗迹中可见一斑,而山路崎...
湛氏族人在“独岗”开设了一间供子弟入读的书院,这里也是湛若水的启蒙学堂,书院曾名“元明石室”、“独岗书院”。湛若水为报答启蒙之恩,对旧书院进行了改建重修,将“独岗”改作“读岗”,是为“读岗书院”。兴建书院之外,湛若水还设立“赡田”、“义田”,以“馆谷”资助学生。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三点...
湛若水全部作品:道家真气,金台答问录,金台答问录,岳游纪行录,甘泉先生续编大全,樵语,岳游纪行录,气的原理,《黄帝内经》呼吸养生法,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湛甘泉先生文集(套装共5册)
本吧热帖: 1-湛若水晚明画像 2-你找到组织了吗?大心学系列微信群进群须知 3-湛若水《明伦堂颂》 4-周冲:湛师之体认天理,即王师之致良知也 5-李春芳《甘泉湛先生文集叙》:六字心诀终身奉行 6-湛若水传承程颢天理学说 7-【ZT】探南樵碧水照青山 访书院文脉映墨香 8-沙白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人。新塘在明清时曾经被称为“甘泉都”,甘泉都西洲村松径之北有个甘泉洞。相传,湛若水的母亲就是因为到甘泉洞祈祷才诞下湛若水的。后来,湛若水便以甘泉为号,以作纪念。湛若水九岁时,父亲湛瑛去世,母亲陈氏是个坚强贤惠、...
简体:湛若水繁体:湛若水拼音:zhan re shui读音:zhàn ruò shuǐ英语:造句:暂无此词造句近义词:反义词:单字解释:湛 若 水组词,组成语:湛 若 水湛若水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书 1: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又字民泽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若水应会试落第次年往江门从学于陈献章(白沙)。白沙...
湛若水的主要门生有吕怀、洪觉山、唐枢、何迁、蒋信、郭棐、冯从吾等。 湛若水在广东境内广设书院扶持后学,有力地推动了岭南文化的进程,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4月20日在广 州病逝。著有《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古乐经传》《圣学格物通》《心性图说》《白沙诗教解注》等,有 《甘泉集》传世。其事迹见于《...
要谈湛若水兴复书院之功,就不能不对有明一代朝廷的文教政策做一了解。大明初建,太祖朱元璋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的官学体系,凡读书人若要出仕为官,必须进入官学、以程朱理学为宗,经年学习再参加科举。官学成为朝廷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唯一正途。明太祖对于书院虽未明令禁止,但没了得以生存的土壤,宋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