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一般被称为“湟鱼”。体延长,稍侧扁。头锥形。吻较尖。口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微突出。无须。产于青海湖及其附属水体。地方名 在青海一般被称为“湟鱼”。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头锥形。吻较尖。口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微突出。无须。体裸露无鳞,仅在胸鳍基部上方、侧线之下有3~4行不规则...
特产分布: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支流中,克鲁克湖、扎陵湖、鄂陵湖也有出产。它是青海省极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青海湖周围几十万亩草原被开垦为农田;流入青海湖的108条河流被人为拦河筑坝,阻塞繁殖通道,许多河流干涸断流,致使湟鱼无法到淡水中产卵,造成大量湟鱼在河口地带死亡。有关资料表明,青海湖现有湟...
只是因为地质运动,导致青海湖成为了一个闭塞的湖泊,并且日积月累还演变成了一个咸水湖。而青海湖裸鲤的祖先——黄河鲤鱼为了适应逐渐盐涩的湖水,在数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就把鱼鳞退化掉了。曾年产数万吨,“以鱼为粮”救活数百万人 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一个咸水湖,这里的水产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在古代...
青海湖裸鲤资源激增,最新数据显示,青海湖裸鲤的蕴藏量已达到9.3万吨,相比2002年增长了惊人的35.87倍。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彰显了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也预示着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裸鲤的特殊性 青海湖裸鲤,被誉为“湟鱼”,与我们所熟知的其他鲤鱼种类迥然不同。这种珍稀鱼类仅限于青海湖及其...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它在鱼类中属鲤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青海湖裸鲤资源减少会直接破坏青海湖“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1979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将青海湖裸鲤列为保护对象,2004年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青海湖裸鲤被列为濒危物种。 青...
6月5日,青海湖圣泉湾一景。记者俞刘东摄 眼下,青海湖裸鲤已进入了洄游季。裸鲤又称“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每年5月底到8月中旬,它们都要沿着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到上游淡水河产卵。其中,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是三条裸鲤洄游的主要通道。6月5日,青海湖圣泉湾裸鲤成群。记者 俞刘东摄 6月5...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副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祁洪芳称:青海湖那里只有一种大型鱼,就是青海湖裸鲤,也叫湟鱼,曾经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被列为濒危物种。十年来,通过对裸鲤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保护,资源量增加到十万多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2倍。对于我们这些钓鱼人而言,裸鲤的名字并不陌生,不过我们认定的裸鲤...
青海湖,被誉为“西域明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半咸水湖泊,坐落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而生活在这片湖泊中的青海湖裸鲤,不仅是一种珍贵的水生经济动物,更是整个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核心。这种裸鲤,俗称湟鱼,属于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其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1964年,青海...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的水生经济动物,处于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核心地位,1979 年在国务院《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列为中国重要或名贵水生动物 。为保护青海湖裸鲤资源,中国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并实行封湖育鱼,限量生产 。形态特征 背鳍Ⅲ-7~8;臀鳍Ⅲ-5;胸鳍Ⅰ-17~19;腹鳍Ⅰ-8~10。第一鳃弓外侧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