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游寿先生找到了日本第17次遣唐使空海在中国的漂着地。空海到中国来的时候,碰上 台风,把他们的船刮到了福建赤岸。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赤岸是哪里,后来通过游寿的 考证,才知道就是霞浦的赤岸。空海在赤岸停留很长时间才到西安,现在赤岸已经成 为日本佛教真言宗的朝圣地。 Lot 360 游寿 红专计划文稿 纸本镜...
胡小石先生“从学篆得涩笔、方笔之法,隶、楷、行、草皆运用”(吴白匋《胡小石书法选集》前言),此法传于游寿先生,游寿先生又经此法书甲骨金文,“求篆于金,求隶于石;神游三代,目无二李”。胡小石先生曾说:“论布白,但自分行之整齐与否...
游寿在文中说:“当时,我们根据发表材料,又得罗福颐晒蓝图所摹铭文的珍贵资料,曾做过些探讨,觉得不单从文字,如兼从蔡与楚、吴关系探讨,情势明白,眉清目楚,蔡器时代易确定些。”此文第一部分写的是“蔡国史事”,游寿首先发挥了她最大的长处,即对史料的熟知,“武王克商,西周开国,叔...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擅大篆、隶书、魏碑,强调取法乎上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 游寿先生书法欣赏
1984年,游寿先生作书。 1988年,游寿先生出席长春中国古文字学术研讨会,挥毫作书。 游寿先生晚年执笔挥毫 游寿是李瑞清、胡小石这一金石学派的重要继承人,是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之一。于甲骨、金文十分用功且运用精熟,并深得汉隶、魏碑的神髓,其回腕执笔取法何绍基。擅大篆、隶书、魏碑,取法高古,章法布局多为有纵行而无...
文章介绍了先师游寿先生的学术与艺术成就,其书法在考古学、文字学、史学、文学、书法等诸多领域都有涉猎,尤其是其书学理论影响深远。他的教育理念强调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注重取法乎上和继承传统,对学生人格的陶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先师游寿先生,治学广涉考古学、文字学、史学、文学、书法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其书...
游寿先生(1906年~1994年),字介眉,霞浦万贤街人。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还精通古文字学和考古学。1945年,她参加了中央博物馆的筹备工作,后来成为博物馆的馆员。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南京大学、山东会计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师范学院任教。期间,她撰写了许多论文,论证了黑龙江古人类的存在和拓跋鲜卑人的起源及发祥...
霞浦县志》提供参考。还为石涧风景区、千年古刹建善寺和关帝庙农贸市场等题写匾额、门联、楹联。游寿先生曾多次挥毫赞颂家乡赤岸1981年,游寿先生回乡,通过考古调查,论证了日本第17次遣唐使空海在中国漂着地——赤岸。后来,赤岸也就成为日本真言宗的朝拜地,成为中日两国民间文化交流重要桥梁。出品:文旅霞浦 ...
游寿先生1930年于南京 游寿先生老年于哈尔滨 一、游寿先生书法艺术风格形成之时代背景简述。游寿先生书法师承李瑞清创立、胡小石发展之“金石书派”书风。下面简略回顾清末民初,我国碑学书法发展之时代背景情况,以作分析游寿先生金石书法体系形成与特点之铺垫。清末民初,中国书法历史处在一个繁荣时期。于此期间,金石碑刻...
游先生教学,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先生在广阔而深厚的文化背景下开展书法教育,这是先生书法教育与一般写字教学的根本区别。先生强调,退笔成冢,不如读书万卷。只有品高学富,才能超凡脱俗。 游寿先生指导学生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眼力,先生常把自己收藏的字帖拿出来,让学生观摩,需要重点临摹的,就复印分赠给学生们。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