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林寺[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
游大林寺 [唐] 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
游大林寺[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
12.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分) 【答案】12.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2分) 【解析】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将此句翻译一遍就可以了。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
游大林寺序【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特、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
19. (1) 大林穷远;(2) 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附译文:我和河南人元集虚、范阳人张允中等十七人,从遗爱草堂 经过东林寺、西林寺,到达化城,在山顶憩息片刻,便登上香炉峰, 夜晚留宿在大林寺。大林寺地处偏远,很少有人到来。寺的四周 多是清澈的溪流、苍白的岩石、低矮的松树和劲痩的翠竹。寺中 只有用木板搭盖...
游大林寺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③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
作品以游踪为线索,重点描绘了大林寺独特的景致:粗笔勾勒“清流苍石,短松瘦竹”,细笔刻画“山桃始华,涧草犹短”;用“山高地深,时节绝晚”写出其总体特征;用“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突出其地域特色。接下来的一首七绝, 白居易以奇妙之笔抒写情致,把诗人游赏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你看,在平地桃花已凋落的...
寺前有溪,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山泉石上,绿苔满布,苔上有时隐时现的小草,绿意盎然。登寺后,可览钟山全景,烟雨朦胧,令人神往。 【译文】 我曾游览过大林寺,位于钟山的北面,是一座佛教禅林。寺中有很多古树,都是千年以上的古木。松柏茂密,郁郁葱葱,宛如烟雾弥漫,云雾缭绕。寺后有一个大池塘,池塘中生长着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