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在鸟界“火”了!新晋世界遗产成观鸟胜地 今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五处提名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东部沿海从长江口到鸭绿江口的一个系列遗产项目。每年春秋两季,数百万只候鸟跨越千山万水,在辽阔的黄渤海之滨找到栖息之所,编织自然和谐的生命乐章。就在不久前,我国的黄河三角洲...
红腹滨鹬属于长距离迁徙鸟。每年秋天,它们都会拖儿带女,从西伯利亚飞到渤海湾。一路穿洋越海,让它们体力消耗严重。飞至唐山曹妃甸附近的浅滩,它们会停下休养。只需一个月时间,消瘦的红腹滨鹬又变得羽毛鲜亮,轮廓圆润,为继续飞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做好了能量储备。水草的恩泽、人类的保护,使南大港、曹妃甸等河北湿...
最近,中国黄渤海的候鸟栖息地得到了世界的瞩目,这里在鸟界引发了不小的热潮。今年七月,我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第二期五个提名地顺利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从长江口到鸭绿江口的一系列沿海地区,成为了重磅的文化遗产项目。每到春秋季节,数以百万计的候鸟穿越重重艰险,齐聚在黄渤海的广阔海岸,像是在...
环渤海停留的东方白鹳已开始筑巢,绝大多数仍在迁徙聚会中|鸟情通报 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眼下四九将尽,北方天气依然刺骨寒冷。近日,中国绿发会在环渤海沿岸的鸟情观察员反映:少数逗留在环渤海湿地的东方白鹳已经开始筑巢,大鸨、丹顶鹤、灰鹤、遗鸥、雁鸭类、以及鸻鹬类越冬鸟类,由于陆域地带依然...
郭氏渤海鸟Bohaiornis guoi(新属,新种)作者描述新反鸟类(enantiornithine)——郭氏渤海鸟。其化石是完整及全关节连接的骨架,发现在中国东北部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研究显示化石属于亚成年体。渤海鸟显示一些相似于反鸟类的形态特征,但体形比反鸟类较大。渤海鸟与其他反鸟类不同的特征在其尾部,骶骨部及锁骨。这新...
东方白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鸟类。成鸟体长超过1米、翅展可达3米,体态优美,分布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被誉为“鸟界国宝”,前几年全球野生种群数量一度不足3000只。 2018年3月,丰南当地电力、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和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先后确认在这片湿地发现有东方白鹳。随后调查发现,共有15...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丹顶鹤的天堂 🌊🐦 中国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是一个自然奇观。这里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潮间带滩涂,还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在这里停歇、换羽和越冬,其中包括23种国际重要鸟类,以及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物种。
作者报道在佛堂组发现的近完整郭氏渤海鸟(Bohaiornis guoi)的新材料,并揭示了反鸟类(enantiornithine)的形态变异和生态特殊化。作者根据渤海鸟的颅骨形态和胃石的数量与形状推测渤海鸟属于反鸟类先前未知的猛禽生态,认为在鸟翼类(Avialae)属少见。喙的形状显示它与现存鸟类的摄食生态关系接近。基干鸟翼类的多样性是在...
央广网大连5月7日消息(记者 葛运福)记者从大连市文旅局获悉,2022年4月29日至5月3日,黄渤海湿地水鸟同步调查大连段的调查任务,在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师范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科研人员和志愿者的参与下,顺利完成。此次共记录湿地鸟类60种53000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分别为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