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重庆市人民法院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公审大会。被告席上坐着一位名叫冉益智的男子,他的身份引起了众多旁听者的疑惑和议论。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冉益智是臭名昭著的渣滓洞的幸存者之一。渣滓洞,那个曾令无数共产党员饱受折磨的地方,那个被小说《红岩》永远定格在人们记忆中的黑暗角落。既然如此,为何冉益智这...
渣滓洞是中共党员的黑暗深渊,也是幸存者内心难以磨灭的创伤。冉益智这伙人压根不配称为渣滓洞的幸存者,他们正是酿成这场惨剧的罪魁祸首。那些和他一样的变节者,就算把所有情报都供出来了,国民党特务还是觉得他们跟共产党有牵连。结果这些人不仅丢了性命,连名声也毁了,死在了特务手里。有些人虽然熬过了1951年,...
杨俊生因为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是共产党,他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后,得以离开渣滓洞。离开渣滓洞后,杨俊生回到川东地区。他辗转回到岳池县,不久便投入到当地的社会事务中。他参与了土地改革工作,为当地农民讲解新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土地分配的矛盾。然而,距离他离开渣滓洞仅仅数月,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发动...
然而,这象征着自由和希望的声音,却永远无法传到渣滓洞那阴森恐怖的牢房里。那里,曾囚禁着无数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极少数幸存者中,有一个叫冉益智的男人。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找到了组织。按理说,经历了炼狱般的折磨,他应该被视为英雄,得到大家的关怀和照顾。可是...
最终,他被判处死刑,并于审判结束后立即执行。写在最后 冉益智的故事,是革命历史中的一段悲剧。他的背叛,不仅让无数同志牺牲,也让他自己走上了不归路。渣滓洞的幸存者中,有英雄,也有叛徒。英雄用生命捍卫信仰,而叛徒,则用背叛书写了自己的下场。正义的裁决,终究会降临到那些对历史和人民犯罪的人身上。
杨益言,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出狱后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红岩》一书。 2017年5月19日10点25分,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 渣滓洞集中营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
在那个乱糟糟的年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渣滓洞这个藏在歌乐山深处的监狱,成了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人士的地方。在这人间地狱里,有个叫冉益智的幸存者,他的名字却成了背叛和出卖的代号。这位曾发誓为革命献身的共产党员,在敌人威胁和诱惑下屈服了。当组织找到他时,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声冷冰冰的...
然而当年在国民党撤离后,渣滓洞中居然还有一个幸存者!他就是冉益智!渣滓洞的哭声 渣滓洞,这个名字曾是重庆黑暗时期的代名词,一座原本不起眼的煤矿,最终变成了国民党关押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死地。在这片漆黑的牢狱中,无数共产党人付出了鲜血与生命,但其中,也有一个名字,永远与背叛联系在一起——冉益智。冉益...
渣滓洞幸存者被组织找到后的枪决,不仅仅是个别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背景下复杂人性的缩影。通过冉益智和其他幸存者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信仰与背叛之间那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以及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和牺牲。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和...
跳进尿槽的盛国玉,在经过了一天一夜后,终于被我们的人所救,与她一同被救的,还有十四位同样坚强的党员,而她,是渣滓洞集中营唯一存活的女性。在被救后,盛国玉被立马送往了医院,在医院里,她见到了她的丈夫,在康复之后,盛国玉开始担任地方的群众委员会会长。在被救后的几十年岁月里,除了被邀请讲述渣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