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战争背景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下旬至6月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的渡江战役。此战役是我军对国民党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被消灭殆尽。国民党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假意和谈,一面部署...
渡江【作者】师严 【朝代】宋 鹿门山人沧浪客,洒泪忆枯眼见骨。风尘峥嵘万里空,不知何处营三窟。城中性命汤火近,路穷援断无消息。鼠窃狗偷何足忧,都将十指漫天日。大言阔步好公卿,三百年余涵养成。已闻郑五但搔首,复道龎涓竖子名。平时肉食夸果决,谁信临危跋疐行。白头面皱牙齿落,万事已矣秋风生。
1949年4月20日和21日,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目标是打过长江去,解放上海、南京、杭州、南昌和武汉等重要城市,加快解放全中国的步伐。渡江战役是解放军战争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渡江登陆战,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国民党妄图利用长江天险阻挡解放军,继续保持其统治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渡江,汉语词汇,拼音是dù jiāng,释义为穿越渡过大江。引证解释 穿越渡过大江 《坚瓠广集·离地草》引 唐冯贽《记事珠》:“ 兎牀国 有离地草,人以藉足,不步而行。 达磨 见 梁武 ,去来自由,以有此草也。其叶如芦,故传踏芦渡江。”清赵翼《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乘杯过河驶往还,踏芦...
《渡江》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奉诏随车驾由广南返回临安时的路上的感想,运用写景寄情的手法,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国家经历风雨之后,要迎接光明到来时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卧薪尝胆以图中原的决心。全诗运思巧妙,蕴涵丰富,旨深意远,耐人寻味。作品原文 渡江 江南...
渡江【作者】杜甫 【朝代】唐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信号弹瞬间划破长空,为渡江的战士们指明了方向。一个个年轻的身影,迅速跳下渡船,越过乌泥滩,登上了滩头阵地。 而从最东端靖江张黄港过江的第29军,他们的渡江地段较为复杂,光是从七圩港到天星桥这一段,江面最宽处近4公里,中间的沙岛就达10个。夜幕下,第85...
渡江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突破长江防线,实现渡江登陆;第二阶段是迅速扩大渡江成果,消灭敌人残余抵抗;第三阶段是向南发展进攻,攻占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第一阶段从4月20日晚开始,到4月23日结束。这个阶段是渡江战役最关键也最艰难的阶段。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大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