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渡汉江〔注〕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 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了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 按常理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诗人怎样的...
低眉不敢问遇见的熟人。 【鉴赏】 宋之问的人品极低,谄事武则天及其宠臣张易之、张宗昌,成为宫廷 的御用文人。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 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宋 之问是忘不了昔日的富贵荣华的,所以第二年就悄悄从泷州贬所逃归。途 经汉...
宋之问因张易之事而被贬岭南,于神龙二年逃归洛阳。此诗作于途经汉水时。此诗原题李频作,误。 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书:信。 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赏析/鉴赏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
古诗鉴赏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本诗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经汉江(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写)1. 有人评价此诗前两
【鉴赏】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退荒期间孤子、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
赏析古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古诗词鉴赏2 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及诗意翻译 宋之问(约六五六-七一二),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官至考功员外郎,中宗时选为修文馆学士。他的诗格律精细,属对工整,对唐朝律诗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汉江:汉水。宋之问因张易之事而被贬岭南,于神龙二年逃归洛阳。此诗作于途经汉水时。此诗原题李频作,误。 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书:信。 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赏析/鉴赏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乡愁一直是游子心底的伤痛,和爱情、友情等一样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宋之问的《渡汉江》就是关于乡愁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是最后两句,可谓意出言外,令人动容。《渡汉江》正文20言,单看都是寻常词句,但组合在一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