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通胀,印度央行采取加息措施,旨在减少市场资金流动、降低物价。然而,加息也带来了副作用:企业借贷成本上升,众多项目因资金短缺而停滞;同时,普通民众消费能力减弱,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印度经济由此陷入困境:不加息则物价飙升,加息则经济活动受阻。此外,国际市场的不利因素也在不断累积。美国加息导致全球资本流...
专家们也表示,这些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的平衡逐渐恢复中。High Frequency Economics的Rubeela Farooqi大胆预测说:“美联储面对的挑战在于找到一种利率水平,既能遏制通胀,又不会伤及劳动力市场。”五月底,衡量劳动力需求的职位空缺增加了22.1万个,达到了814万个。虽然四月底的数据稍微修正了一下,从之前的805....
美国通胀渐有复苏迹象!美联储恐难以快速降息! 制造业PMI仙人指路 上一期美国制造业PMI数据虽维持50.3,但其中细项物价支出(Price Paid)却大幅度跳升至62.4。根据加拿大丰业银行的推算,若用PMI的物价支出计算的CPI,目前正在持续上升中,恐领先之后劳工局公告的正式CPI。 GDP与通胀预期也不支持降息 而GDP中有所谓的产出...
其中,7天逆回购300亿元,中标利率2.50%;28天逆回购200亿元,中标利率2.80%;开展MLF操作,期限1年,金额2880亿元,操作利率3.25%。 随着目前全球经济的稳健运行,通胀水平渐渐提升,其主要经济体将继续助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经业内人士预计,在经济逐渐复苏的大背景下,美联储的加息...
先前央行预计今年通胀率将升至1.9%,并存在暂时出现高通胀的可能性。不过,该行预计通胀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降至1.5%和1.4%。如果央行在9月会议上维持资产购买不变,那么欧洲央行就需要给出让市场和消费者能接受的理由。芬兰央行行长OlliRehn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需要对撤出刺激措施持谨慎态度。立场鹰派的...
14日,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也宣布了议息结果,前者再次重申执行缩减购债规模的计划,后者则在上月加息后决定按兵不动。从趋势上看,随着世界经济稳健增长,通胀水平逐渐升高,全球主要经济体将继续推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2018年可能见证更多加息时刻—— 经济向好为美联储决策定调 ...
美元:通胀压力下,联储加息预期仍有上修空间,叠加欧央行“反碎片化”工具缺乏细节,美元仍有创新高可能,但整体已进入中期磨顶阶段。 美债:市场在“激进加息”与“衰退风险”间反复横跳,后续随着联储加息预期上修,美债利率亦将反弹。 资料来源:Bloomberg,兴业研究 ...
欧元区通胀意外飙升至新高,强化了全球央行大举加息的预期。在食品和能源成本飙升的推动下,欧元区6月CPI同比上涨8.6%,高于市场预期的8.5%,也高于5月的8.1%。该数据反映出欧元区19个成员国的家庭和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剧。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本周公布的通胀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在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由于...
另外,在产出缺口方面,2016年底以来,中美欧日等经济体产出缺口从底部回升,目前已经升至正区间,伴随着产出缺口回升,主要经济体CPI将呈现逐步走高的态势。 因此,在通胀预期不断升温背景下,波动率回归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常态,“金发女孩”将渐行渐远。
当然你也不能说美国一点亏也没吃,1月份的通胀已经要达到7.5%,再给力点,达到双位数也是可以期待的,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总的来说就那么2个。一个是商品生成的速度完全跟不上,美元超发的速度,也就是生产和供需并不匹配,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作为这两年疫情中的最大生产国,我们在2021年的1月份左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