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从学习太上道祖的《清静经》开始。 02 《清静经》告诉了我们什么 《清静经》全称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共390余字,但据《中华道藏》第六册,唐代杜光庭道长注解《清静经》的经文是580余字,是在经文后面加上了一段,说此经是天人所习诵,...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鳖蛟龙,鱼鳖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炁,体道合真,万物悉归耳。”所以,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清清静静,一切天地万物,就全部归纳在人的本性之中了,这就是学道的根本,每个...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而真正长久的大道,是领悟的人,才能得到的呀!不是别人能够送给你的;所以,能够真正领悟大道的人,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经常身心保持清静的人了!附: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
《清静经》全文 📜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
清静经原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 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
《清静经》诠释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形无相,却能生育天地万物。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星辰,默默承载着世界的运转与生命的繁衍。大道之功,至伟至大,无可比拟。大道无情,运行万物。她没有偏爱和私情,默默地承载着世间万物的运转与繁衍。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她的功德广大无边,却从不自居。然而,人类...
常保持应对事物的清静之心,就能达到常清静的状态。这就是太上老君清静经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注解】如此这般保持清静之心,便能逐渐步入真正的道;一旦步入真道,就称之为得道。虽然名为得道,但实际上并...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
太上清静经图解 无极品第一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注】 老君曰。老者乾阳也,君者性王也,曰者说谈也。夫老君之出,莫知其原,自混沌以来,无世不出,上三皇号万法天师,中三皇号盘古神王,后三皇号郁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