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兰圃旁,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先贤古墓,古称“回回坟”。这座墓葬相传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大弟子宛葛素的安息之地。墓园采用庭园式布局,建筑包括门楼、敞口厅和礼拜殿等。门楼石额上横书“清真先贤古墓”,进门后经过“高风仰止”石牌坊,便来到墓地。墓室坐北向南,形制...
清真先贤古墓整体形制和建筑规模保存完整,状况良好,结构稳定。清真先贤古墓是广州地区纪念伊斯兰先贤的重要墓葬。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哈丁园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扩建重修,占地25亩,由清真寺、古墓园和古典园林三部分...
清真先贤古墓是伊斯兰教通过海路登陆广州并在中国传播的直接见证,反映了古代广州对外贸易和海外文化交流之繁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共存交融。 三亚藤桥镇 藤桥墓群 海南三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地和重要中转站,千年以...
清真先贤古墓乃唐初年间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第一位传教士———萨阿德·宾·艾比·宛葛素的坟茔。因他是中国伊斯兰教首传人、伊斯兰经学文化奠基者,故千百年来中外穆斯林将此地视为伊斯兰教“先贤圣地”,前来拜谒者络绎不绝。作用 清真先贤古墓礼拜殿位于先贤古墓的西侧,为五进深、前后两坡歇山顶飞檐式二层建筑,...
📍位于广州的清真先贤古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教古迹,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这座墓葬是广州地区纪念伊斯兰先贤的重要场所。📜相传,唐开海舶时,阿拉伯穆罕默德派遣宛葛素(又译苏哈白赛)前往广州。宛葛素在广州怀圣寺的主持下,后来转至泉州、杭州,最终到达长安。第二年,宛葛素循原路返回广州,并在那里逝世,最终...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901号,元代以来,中国境内的穆斯林被称为“回回”,因而这里亦叫“回回坟”。相传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赛义德·艾卜·宛葛素(也译为“萨阿德·艾比·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到广州传教并建清真寺供侨民礼拜,后在广州归真,安葬于此。古墓园中还安葬有41位伊斯兰教传教士和...
今天,“海丝名城云牵手”系列开启第四篇章,走进位于广州越秀的清真先贤古墓和位于扬州广陵的普哈丁墓。这两个海丝史迹分别为伊斯兰教传教士宛葛素与普哈丁的墓葬,成为了中国与伊斯兰教友好交往的象征。 明代《闽书·方域志》记载 唐代武德年间(618—626年)
🌳 在广州的越秀区解放北路,隐藏着一处充满历史和宗教文化韵味的地方——清真先贤古墓。这里不仅是一处庄严肃穆的遗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古树环抱,青砖砌筑的建筑风格与伊斯兰教的圆拱顶装饰相得益彰,上圆下方的穹窿悬钟,彰显了独特的宗教建筑美学。旁边的碑廊、牌坊和亭石,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
清真先贤古墓是以赛义德·艾比·宛葛素为首的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相传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到广州传教并建清真寺供侨民礼拜。他归真后,他的学生将其营葬于此。墓建于贞观三年(629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古墓是一座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