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清气散 处方牛黄45克石膏45克大黄甘草(炙)白僵蚕(炒,去丝、嘴)各15克天南星曲30克朱砂9克(别研)脑子9克(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壅热盛,涎潮气急,烦躁不宁,身热作渴,恍惚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新汲水调服。
[问答题] 清气散功效与作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喘急。 清气散【来源】《奇效良方》卷三十二。【组成】粟壳(去瓤、蒂)五味子桑白皮紫苏青皮款冬花枳壳(麸炒)陈皮各等分甘草减半【用法】用慢火炒焦色,急倾水中煎服。【主治】喘急。反馈 收藏 ...
清气散1,清气散1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三。 【组成】牛黄45克 石膏45克 大黄 甘草(炙) 白僵蚕(炒,去丝、嘴)各15克 天南星曲30克 朱砂9克(别研) 脑子9克(别研)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
清气散主要功效是可以止咳化痰,同时也可以清肺热,这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能够缓解肺热引起的咳嗽以及咳痰的症状。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喜欢吃一些过于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一旦上火之后伴随着食欲下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清气散进行治疗。药物的成分有紫苏、青皮、桑白皮、五味子。
药方名称黄连清气散 处方羌活1钱5分,独活1钱5分,柴胡1钱5分,前胡1钱5分,防风1钱5分,黄芩1钱5分,黄连1钱5分,川芎1钱半,茯苓1钱半,桔梗1钱半,枳壳1钱半,荆芥8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头目不清。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四...
🌿化橘红清气散🌿,专为脾胃虚弱、脏腑挟寒、中气不和、清浊不分、停痰积冷、腹内膨胀、肠鸣飨泄、手足厥冷、脐腹疼痛、呕吐恶心、胸膈不快、困倦少力、肢节怠堕等症状而设。🍂主要成分包括: 缩砂仁7.5克 白豆蔻仁7.5克 白茯苓7.5克(去皮)
精神枯槁即邪气入,邪气入则清气散,清气散则不贫即贱,正理修行,邪不胜正。谨遵天地之道而行之,方为正法;易经古今相传,核心在乎其规律演化,演化贵乎根据现代社会而变通;道法不变,德法不停的变,我们找到其规律,自然大道至简。命理是无处不在的,又是我们天天接触的又虚无的,起念造恶,认为无人知晓,不会有恶报...
清气散_本事卷四_减法方剂树.doc,PAGE8 清气散_本事卷四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清气散_本事卷四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4 1.1. 组成:前胡(去苗,洗)、柴胡(去苗,洗)、川芎(洗)、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青皮(去白)、羌活(去芦)、独活(黄色如
百度试题 题目清气散1功效与作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风壅热盛,涎潮气急,烦躁不宁,身热作渴,恍惚惊悸。 清气散1 反馈 收藏
“清气散人脾”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清气散人脾”全诗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宋代 梅尧臣 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欹。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语妙见情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