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题目在清代中期,善书的人众多,被称为“清四大家”的有:()。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刘墉、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清朝时期,被称为“清代四大家”的是? A. 郑板桥、石涛、文征明、唐寅 B. 张大千、傅抱石、溥心畲、黄宾虹 C. 龚自珍、林则徐、严复、王韬 D. 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
📜清代书法四大家介绍 📜刘墉(1719-1804):乾隆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之子,被誉为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用墨厚重,字体丰腴而骨力强劲,蝇头小楷具有擘窠大字的气势。他与王文治并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梁同书(1723-1815):雍正八年探花东阁大学士梁诗正之子,以行草见长,结字端严稳妥,...
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年九十余,尚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并无苍老之气。传世书迹甚富,小楷书作尤多。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等。 刘墉刘墉(1719年-1805年,又作1720年-1805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人称“刘罗锅...
他是清朝“四大家”中的一位,乾隆十七年被册封为进士。12岁即能挥毫泼墨,初学颜刘,中年时习米芾,70岁时开始书写小字,并将其融会贯通,浑然忘我。他和翁同龢、刘墉和王文治并称为清代书坛“四大家”,这位就是梁同书。梁同书,清朝书法家,又名元颖,又号山舟,又名山舟,又名钱塘(浙江杭州),是...
清代“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他们在研究许慎的《说文解字》方面有重要贡献,其主要著作及意义如下:段玉裁:其代表作为《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耗时 31 年完成此书,他先著有《说文解字读》,后删繁就简成《说文解字注》。该书的主要特点包括:比勘二徐(徐铉、徐锴)本,纠正传写...
清代隶书四大家传世书法的不同韵味 千年滴水岩 06-2706:15 金龙、郑簠、邓石如、伊秉绶都善写隶书,被誉为清代隶书四大家。但他们书法艺术风格却各不相同,别有韵味。 金农(1687--1764)博学多才,其隶书风格,沉稳果敢,拙朴憨直。 郑簠(1622---1693)研习汉碑时间较长,晚年形成了奔逸超纵,神采奕扬的隶书艺术风貌...
清时的说文四大家即指治《说文解字》最有成就者,目前通常认为这四个人是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句读》及《说文释例子》)、《说文通训定声》。清中叶时与说文相关的著作数不胜数,主要与《说文解字》文本的广泛传播与文学著作的勃兴有关...
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文学鼎盛发展,文学理论批评届同时出现了四大家,王渔洋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性灵说”四种观点交锋生辉,共同构成了清代诗歌理论的丰富多彩。1、王渔洋“神韵说”王渔洋的“神韵说”强调要充分发挥意境创造中“虚”的作用。以画龙比喻作诗的故事发生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