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验清化丸是以麦门冬(去心)、怀山药等制作的药品,用于治疗肌肉消瘦、发热等。来源 《万氏家抄方》卷三。组成 天门冬(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2两,怀山药2两,白茯苓(乳浸)1两,生地黄(酒洗)1两,熟地黄(用生地酒9蒸9晒)1两,苡仁(用小绢袋盛,饮锅内蒸熟)1两,黄柏(盐水浸)1两,...
《证治宝鉴》卷六中记载了一种传统草药制剂——清化丸。这款药方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芩、沉香、明矾、皂角、青礞石、半夏、茯苓、陈皮、枳实、枳壳以及炮南星和薄荷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清化丸的独特配方。清化丸的主要功效在于"下气消痰",也就是说,它主要用于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的痰气,对于呼吸系统和肺部功能...
清化丸,出自明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著作《丹溪心法》卷二,以其独特的配方和功效备受瞩目。其主要成分包括贝母,每剂需30克,杏仁用量同样重要,需精确到克,即使用量为杏仁的克数。青黛,则是另一关键元素,用量为3克。清化丸的制备方法严谨细致,首先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砂糖以增加口感,再...
清化丸 《丹溪心法》卷二:清化丸 【处方】贝母30克杏仁?克青黛3克 【制法】上药研末,用砂糖,姜汁泡,蒸饼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有郁火,痰喘咳嗽,睡不安宁,梅核气,咳逆无痰,喉间如含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燥痰粘结喉头者。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
上宫清化丸 上宫清化丸是药名,主治喉痹。积热上攻,痰涎壅塞,喉痛声哑,肿痛难禁,出自《寿世保元》卷六。【组成】黄连(去毛)6钱,桔梗(去芦)6钱,山豆根4钱,粉草4钱,薄荷叶1钱,白硼砂6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丹溪心法》卷二:清化丸 【处方】贝母30克、杏仁x克、青黛3克。 【制法】上药研末,用砂糖,姜汁泡,蒸饼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肺有郁火,痰喘咳嗽,睡不安宁,梅核气,咳逆无痰,喉间如含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燥痰粘结喉头者。 【用法用量】噙化。
滋阴清化丸,以熟地、生地等为主要组成药物的药方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八。【组成】熟地、生地、天冬、麦冬、当归、龟甲、阿胶、白芍、茯苓、山药、贝母、花粉、甘草、五味。【功效】润肺补脾。【主治】虚劳。阴虚火动,内热烁金而损肺,多服寒凉而伤脾者。【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用法】含...
清化丸的构成独特,主要由贝母和知母各一两组成,两者是其核心成分。这个配方出自古代医典《赤水玄珠》的卷二十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此方剂的适应症明确,专门针对肺部受火邪侵袭,导致的咳嗽和喘急症状。它旨在清肺火,滋养肺金,以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和咳嗽不适。在制备过程中,首先...
清化丸2,清化丸2 【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五。 【组成】灯笼草(炒) 【用法】上药研末,蒸饼为丸服。或用细末,醋调,敷咽喉。 【主治】肺热咳嗽,咽喉疼痛。 按:原书云:本方须“与青金丸同用”。 【类别】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