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清净慧菩萨的智慧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意味着我们要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执着,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顺境逆境,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从中学习成长,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关爱他人,用慈悲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妨回想清净慧菩萨的智慧,用正念和般若智慧去...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 无菩萨众生。觉与未觉时, 渐次有差别,众生为解碍, 菩萨未离觉,入地永寂灭, 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 名为遍随顺。末世诸众生, 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 现世即菩萨,供养恒沙佛, 功德已圆满,虽有多方便, 皆名随顺智。”此时,佛陀想要再次强调这些道...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圆觉经清净慧菩萨 (佛陀多罗译) 译文及注释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 一切众生和诸菩萨如来所悟得的道有无差别 成佛是什么境界 什么是般若 什么是涅槃 什么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段当时印度见佛的礼仪,我们不再重复讲了。
🙏 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起身,向佛顶礼后,请求佛陀为众生揭示不思议之事。他希望佛陀能广说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的差别,让末世众生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佛陀随后开示,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众生及菩萨皆为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清净慧菩萨,顾名思义,清净且智慧,是一位不大为大众所熟知的菩萨。他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再次请佛说法,他的问题也是众生关于成佛的根本迷惑之一。 清净慧菩萨 地位 清净慧菩萨代表了佛清净觉悟的智慧,他在《大日经疏》中有记载,称此菩萨已证得自在,与佛同一境界,依从清净之法而生,故又称“法生”,就是从自性...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清净慧摘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p0959瑜伽四十三巻八页云:云何菩萨清净慧?当知此慧、略有十种。于真实义,有二种慧。谓由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故。于流转义,有二种慧。谓取正因果故。于执受义,有二种慧。谓颠倒、不颠倒,如实了知故。于方便义,有二种慧。谓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