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晚,通常指一天中太阳落山后到第二天日出前的时段。 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书写或记录,也可能指代书籍、诗文等文学作品。 所见:所看到的景象或事物,可以是眼前的实物,也可以是内心的感悟。 深:形容词,表示程度深,可以是对某事物的深入理解或深刻感受。 将这四个字组合起来,“夜书所见深”可以理解为在夜晚书...
古诗赏析。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深”的读音是,是(平舌 翘舌)音。2.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萧萧:挑:3.判断下面
见解析 从 《夜书所见》 的诗句想像意境,我仿佛看到了一阵阵秋风 吹动梧叶,听到秋风发出小小的声音,让人感到悲凉、 孤独。 我 体会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是客居他乡的凄清孤寂。 《夜书所见》 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 诗一二两句写 景,借落叶飘飞、 秋风瑟瑟、 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 孤单 寂...
古诗词动画【夜书所见】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陈老师资源宝库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2116 0 05:02 App 古诗词动画【小池】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
意思是: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释义: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秋天的夜晚听到秋风吹动梧桐树叶的声音,写下了《夜书所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梧桐叶 秋风 儿童,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如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深怀念。“知有儿童挑促织”,诗人看到或听到远处的儿童在捉促织,勾起了他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促织”,即蟋蟀。展开想象:夜已经深...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在秋季的夜晚,听到寒声,他深有感触,写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其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故答案为:南宋 叶绍翁 秋 寒声 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考查了诗词的默写和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
针对用户需求,以下是《夜书所见》中描绘深秋凄清景象的两句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两句诗通过“萧萧梧叶”和“江上秋风”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深秋的凄清与萧瑟。其中,“萧萧梧叶送寒声”一句,用落叶的声音传递出秋天的寒意和凄凉;“江上秋风动客情”一句,则进一步借秋风抒发了诗人内心...
130 舟夜书所见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3.4万 所见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1.7万 所见 by:小巧小玲 151 深夜书灯 by:蔫蔫巴巴 15.1万 深夜书堂 by:张志浩老师 43.3万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by:萌萌小猪背古诗 1.8万 深夜书屋 by:听老李说书 1858 所见所闻 by:凌儿_鹿苑 2.7万 深夜读书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