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中,常根据对工件性能的要求。按加热温度的不同,把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淬火和随后的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即在具有高度强度的同时,又有好的塑性韧性。1)低温回火:150-250℃ ,M回,减少内应力和脆性,提高塑韧性,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用于制作量具、刀具和滚动...
1) 低温回火 150℃-250℃ 可以保持淬火工件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刀具、量具等。 低温回火(150℃-250℃) 2) 中温回火 350℃-500℃ 可以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常用于制作弹性元件,如弹簧。 中温回火( 350℃-500℃) 3) 高温回火 500℃-650℃以上 可以得到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常用...
淬火的冷却速度非常快,通常使用淬火油或盐水作为冷却介质。🔥 回火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一定方式冷却的过程。回火的目的是减少内应力和降低脆性,调整金属的机械性能,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或断裂。回火的温度通常低于淬火温度,但高于室温。🔥 正火 正火是一种改善钢材韧性的...
淬火回火工艺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材料经历相应的组织转变,从而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具体原理如下: 1. 淬火:将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使其达到奥氏体组织状态,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淬火过程中,材料的奥氏体组织会转变为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2. 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至适...
名词解释:淬火、回火、退火、正火、冷处理、时效处理(尺寸稳定处理)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或在临界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十分缓慢的冷却速度(炉冷、坑冷、灰冷)进行冷却的一种操作。 正火:将工件加热到A c3 或A ccm 以上30~80°C,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
(4)钢材淬透性不够,截面大处淬不硬。(5)采用中断淬火时,在水中停留时间过短,或自水中取出后,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长再转人油中,因冷却不足或自回火而导致硬度降低。(6)工具钢淬火温度过高,残余奥氏体量过多,影响硬度。当出现硬度不足时,应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
回火是一种先淬火再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加热和保温的过程,通过消除淬火过程中材料产生的内部应力来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可加工性。回火可以使材料更耐用,但其缺点是会降低硬度和强度。以下产品可以选择使用回火:- 刀具:如切割机刀片等。- 弹簧:如压簧和张簧等。- 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工件:如汽车发动机零件等。...
什么是淬火、回火。基本概念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水或油使工件迅速冷却下来的一种热处理方法,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 回火是将工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取出以一定方式冷却下来。 回火分为...
现常有重复淬火的情况,第一次淬火失败或回火过度均要重新淬火或回火。反复淬火易产生淬火裂纹,因反复淬火使淬火应力累加,并使结晶粒变粗,淬火性增大。变形及淬裂机会也就增多。JIS规定热处理(实际上为淬火)之重复以2次为限(JIS G0303检查通则,机械性能的再实验项),包括最初1次共为3次。至于回火...
前面说了,淬火过程把原子结构打乱了,互相缠绕在一起很难移动,所以硬啦,不同的钢种硬的状态不一样,都淬成马氏体的很硬,年少18,有些不能完全淬成马氏体的,还保留一些贝氏体啥的,就相对的不那么硬,比如低碳的,就像年过四十,有心无力。回火过程中关键的东东,就是碳!在不同温度下,碳和铁啊、锰啊,铬啊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