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停战协定是国民党政府在一二八事变后同日本签定的屈辱协议,也称中日上海停战协定。该协定并没有阻止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暂时的停战为日本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争取了时间。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爆发,日…
淞沪停战协议是在中日两国政府的谈判下达成的。根据协议,中国国民党政府同意停止对日本侵略军的武装抵抗,并同意与日本军队进行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的秩序与稳定。此外,协议还规定了停战后的一系列事项,包括日军的撤退、中国军队的部署、战俘的处理等。 具体而言,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日军的撤退:协议...
当然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令人不解的蠢操作不止于此,作为第三战区的司令长官,冯玉祥面对蒋介石的操作也同样气不打一处来。8月18日,冯玉祥的属下张发奎打电话来问:自己手下的一个炮兵连不见了,是不是冯玉祥调走了。冯玉祥也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长官居然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在哪,成何体统?而且万一部队逃跑甚至叛逃...
从所有这些条款内容可以明显看出,这份名为淞沪停战的协定,实则是国民党将上海利益出卖给帝国主义列强包括日本在内的卖国行径。协定公布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一阵哗然,此时正在被国军围剿的中央苏区,也不忘发文痛斥国民党卖国求荣的卑劣和可耻。5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就淞沪停战协定发表了一则宣言,号召...
此时,国民政府外交部看到国际对中国有利的情势,同时国军又在庙行重创日军,蒋介石,汪精卫乃试图乘势与日本谋和停战。于是抛出和谈条件。2月25日,汪精卫以手令向外交部下达淞沪停战四项条件:“一,双方须同时撤退;二,日军撤回租界,我军撤回真如之线;三,撤兵区域由中国警察维持;四,须有第三国有效保证双方各不追击。”...
淞沪烽火7义勇军的传奇 上海谈判 停战令签署后,日军虽仍有小规模进攻,但大仗基本上已没有了。第14师团(宇都宫师团)虽然于3月6日后陆续在吴淞登陆,但3天后,上官云相也率47师主力到达常熟(归属19路军指挥)。这两支部队都没轮得上打,任务就是在前面看看门、放放哨,替换原先的人马到后面去休整。3月14...
在淞沪会战刚刚打响的时候,蒋介石竟然先后三次下令停止或暂缓攻击,令前线的将士无所适从,眼睁睁地看着阵地被日军占领。第一次是8月12日战役开始的前一夜,身为前线指挥的张治中收到了蒋介石的密电:“希等候命令并须避免小部队之冲突。”张治中本想以一个扫荡的态势,乘敌措手不及之时,一举将敌主力击溃,把...
这份淞沪停战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由此协定,日本军队可以留驻上海,因此日军得以在上海地区大量修建军事设施,在后来的八一三战役中给中国军队造成极大的损失。根据停战协定中国军队只能驻扎于昆山、苏州一带,在未公布的附件中,更是注明中国军队只能驻扎于浦东及苏州河以南地区,国民政府对日本人如此苛刻的要求都...
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就是,淞沪会战,其实是中国军队主动发起的一次针对日军的军事行动,由于此前日军不断挑衅的关系,淞沪抗战(1931年)以后虽然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但日本海军陆战队却在中国国土上扎下了根,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出于对日军接下来有可能的战略的应对,当时国民政府是打算先发制人。1937年8月14...
葛隆镇一战,从凌晨战至下午,517团牺牲营长1名,连长2名、排长6名,士兵伤亡过千人。日军被毙也甚多,重要的是日军截断我后撤之路的阴谋未能得逞。在《张治中回忆录》中认为这一战是停战前的关键一战,同时给了很高的评价:葛隆镇一役,关系很大,因为敌军的企图,在突破我嘉、太中间地区,直下铁路,截我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