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丨“研磨如锉 发墨如油”的淄砚 淄砚是中国名砚之一,因产于山东淄川而得名,宋代唐彦猷的《砚录》说“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淄石制砚源于汉,兴于宋,后声势渐弱。如今在淄石的产区山东淄博淄川区,一群钟爱淄砚文化的砚雕师深入发掘传统制砚工艺,并加入时代和当地文化元素,让千年淄砚重新焕发...
淄砚属于泥岩,石质较软。从这几方砚台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表面简单打磨后就非常细腻润滑,有“孩儿面”、“美人肤”的触感,手感非常好。淄砚的敲击声和磨感有点像瓦砾,下墨速度还可以,但相比端歙可能缺少了些锋芒(见末图),所以跟墨条会有种硬碰硬的感觉,缺少墨石相吸水墨相发的感觉。下发性能总体中规中矩,不...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新华社 240.9万粉丝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00:21外交部:会密切关注韩国核电站核废液泄漏事故后续情况 01:18外交部:中国将继续做和平、增长、进步、向善的力量 02:08春运开启 国铁沈阳局运力提升 服务升级 ...
《墨池编》中详细记载了淄砚的资料。这种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砚石,与端砚、歙砚、苴却砚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至宋代达到鼎盛。苏东坡曾赞其为“淄石砚”,米芾则称之为“淄州砚”。唐彦猷在《砚录》中评价道:“淄石之质,堪与端歙相媲美。”陆游在《蛮溪砚铭》中进一步印证...
这是淄砚的悲与欢。古今 淄砚之产与用,始于战国而盛于唐宋,具有研磨如锉,发墨如油,如金之声,如玉之润,用手扶之如婴之背的特点,古时,苏东坡曾称其为“淄砚”,米裹阳则称其为“淄州砚”,2013年被山东省命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淄砚在古时地位极高。据史料记载:“端石为砚甚佳,歙石名贵,至淄砚...
淄砚石是鲁砚石中较著名的一种,产于山东淄川境内。砚石种类 其岩性为石灰岩类(未作详细鉴定),有子石(水坑料)、原石(山坑料)两大类。子石中有紫云、沉绿、天青、柑黄诸品。以柑黄为最佳,坚而不顽,发墨如油,但十分少见。原石产于虞望山一带,颜色有紫、红、黄、青翠、绿六品,以重紫和荷叶绿...
淄博博砚斋作为淄砚的传承者,专注淄砚几十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端砚、歙砚、苴却砚一起,并列全国四大名砚之一,博砚斋致力于重塑淄砚的辉煌历史,为淄砚的文化传承奉献自己的力量.
淄砚概说 常宗林 淄砚,中国传统名砚,产自古淄州,因地而名,故曰淄砚。据传淄石最早开采始于秦汉时期,用做研磨器,隋唐时期开始用于制砚,兴盛于宋,并且享有盛誉。明代余怀(1)(1616-?)《砚林》载:“宋熙宁中尚淄石砚,神宗亲择其尤佳者赐司马温公(2)”,由此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
淄砚的出现,首先是它的平和朴实。 淄砚的大众性和实用性为大众的文化普及和发展提供了使用载体。 淄砚不像端砚、歙砚那样名贵珍稀,只有达官贵人和名士才能拥有,它是极普通的文具,是文人学子、账房柜台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它可以被收藏观赏,但更重要的是承担起天然的实用责任,透露着锦川河文化的气息,亲切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