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年的重阳,徐君猷在涵辉楼设宴,与苏轼共度佳节。席间,苏轼见徐君猷面有愁容,遂作了一首词赠与他。词中抒发了作者以顺处逆、旷达乐观而又略带惆怅、哀愁的矛盾心境,也希望以此共情,达到劝慰好友的作用。词人以诗的意境、语言和题材、内容入词,紧扣重九楼头饮宴,以及霜降时节的秋色,情景交融地抒写了自己的...
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又名《好离乡》、《蕉叶怨》等。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涵辉楼:在黄冈县西南。徐君猷:名大受,当时黄州知州。 水痕收:指水位降低。 浅碧:水...
分析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词中抒发了作者以顺处逆、旷达乐观而又略带惆怅、哀愁的矛盾心境.词人以诗的意境、语言和题材、内容入词,紧扣重九楼头饮宴,情景交融地抒写了自己的胸襟怀抱.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基本能...
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乌台诗案留给词人的心灵创伤已经渐渐消饵。尽管心有不甘,但亲耕东坡的田园生活,却也让苏轼逐渐能放下心中的块垒。 重阳节,苏轼好友,黄州知州徐君猷涵辉楼上宴请词人。把酒言欢间,苏轼写下这首怀人词。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
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在黄州这片土地上,苏轼创作了一首名为《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词。这座涵辉楼位于黄冈县西南,是当地著名的名胜古迹,韩琦曾有诗描绘其壮丽景色:“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山光遍轩楹,波影撼窗牖。”苏轼曾被贬至黄州,每年重阳佳节,他都会与当时的黄州知州...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作者是苏轼。这首诗词的原意如下:上片描绘了深秋霜降时节的景象:水位下降,露出远处的沙洲。酒力逐渐消退后,感受到微风吹过,凉飕飕的。破旧的帽子似乎对头部情有独钟,紧紧地戴在头上,不肯被风吹落。这里“破帽”具有象征意义,暗指世事的纷扰和官场的勾心斗角...
涵辉楼:在黄州古城内。一说即栖霞楼。徐君:苏轼在黄州期间的黄州太守,与苏轼相交甚厚。 “破帽”句:用了重九落帽的典故(见本词链接),但苏轼偏说帽不落,是反用其意,含义颇深。【转发】@谷谿_20683:#晨读诗选...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苏轼的佳作——《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这首词在苏轼的作品中占有独特地位,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当时复杂而微妙的心境。📜原文欣赏: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 板桥墨人(书法定制)于2024102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5个喜欢,来抖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