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可去脱 用收敛的药物,以治疗滑脱不固的疾病。《汤液本草》卷上:“涩可以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又如病人多汗或病后自汗,为卫气不固,用牡蛎散以敛汗固表。又如肾虚而遗精,用金锁固精丸以涩精止遗。
固涩与通下,为对峙法。本类药物,大多酸涩,能固大肠之脱,故谓之固涩。“涩可去脱”,常用药物有:诃子肉、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乌梅、五味子、罂粟壳等。它们除了固涩、收敛、止泻外,还能止血、止带、止咳、止痛。其中诃子肉、肉豆蔻偏于温中,赤石脂、禹余粮偏于收敛,乌梅、五味子酸而生津,罂粟壳还有止痛作用。
[涩剂] <之才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 <完素日>滑则气脱,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之类,必涩剂以收敛之。 <从正曰>寝汗不禁,涩以麻黄根,防风。滑泄不已,涩以豆蔻,枯矾,木贼,婴粟壳。喘嗽上奔,涩以乌梅,诃子。凡酸味同乎涩者,收敛之义边,然此种皆宜先攻其本,而后收之可也。 <时珍日>脱者...
“涩可去脱”的治法理论出自 A. 《黄帝内经》 B. 《医学心悟》 C. 《景岳全书》 D. 《本草拾遗》 E. 《外感温热篇》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主治证病机为气虚外感风寒湿邪,宜选的方剂是 A:参苏饮 B:再造散 C:败毒散 D:荆防败毒散 E:葱白七味饮 答案: C...
C【答案解析】:金锁固精丸方中沙苑蒺藜补肾固精止遗,为君药。芡实益肾固精;莲须固肾涩精;莲子补肾涩精,并能交通心肾,共为臣药。龙骨、牡蛎煅制而用,功专收敛固涩,兼以重镇安神,神安则益于固精,为佐药。本方即可固精,又可补肾,标本兼治,以涩为主,体现了“虚则补之”、“涩可去脱”的治法。反馈 收藏 ...
更多“涩可去脱”、的治法理论出自()”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以下“十剂”的内容哪些不正确 A.通可去闭 B.宣可去壅 C.泄可去实 D.涩可固脱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下“十剂”的内容那些不正确 A.通可去闭 B.宣可去壅 C.泄可去实 D.涩可固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述“十剂”的内容哪些是不...
固涩剂属于“十剂”中“涩可去脱”的范畴。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
A,C “十剂”包括“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结果一 题目 下述“十剂”的内容不确切的是 A.通可去闭B.宣可去壅C.泄可去实D.涩可去脱E.湿可去枯 答案 A,C暂无解...
取其涩可去脱。若久泻久痢,则实邪去而元气脱,用此同健脾之药,固涩大肠,泻痢自止。”3、《本经逢原》“诃子,苦涩降敛,生用清金止嗽,煨熟固脾止泻,古方取苦以化痰涎,涩以固滑泄也。”四、临床医案杨继轩医案:杨某,男,38岁。1957年秋,患痢疾已三天。小腹疼痛,里急后重,频欲登厕,每次多排出少量粉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