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概括起来包括以下方面:1)制作属于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及其他物品和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及产品(以下简称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制作密件、密品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必须在有保密保障的地方进行,严禁将密件、密品委托给私营企业、外国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户制作;要严格按照...
一、涉密人员 涉密人员的概念 按照《保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涉密人员是指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依据涉密岗位的分级,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根据我国保密法律有关规定,涉密人员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在涉密岗位工作。这是划分涉密人员的唯一标准。涉密人员和涉密岗位应该一一对应,实在无法对应的,...
涉密人员及涉密等级确定标准涉密人员及其涉密等级与涉密岗位及岗位涉密等级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在哪一等级的涉密岗位工作就要确定为哪一等级的涉密人员。在多个涉密岗位工作的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最高涉密等级确定。 确定程序 机关单位一般按照明确工作岗位职责、拟定涉密岗位、...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涉密人员叛变,48小时内被抓获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获悉,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第一时间侦破一起重要涉密人员主动投靠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重大间谍案件,及时制止卖密行为,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案件详情如下: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
涉密人员指涉密岗位工作人员,这些岗位涉及国家秘密事项。涉密人员根据涉密程度分为核心、重要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他们的主要职责和义务有: 遵守保密法规,不泄露国家秘密。 接受保密教育培训。 保管和使用涉密载体、设施,确保信息安全。 制止和纠正违反保密规定行为。 接受保...
涉密人员的定义与范围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界定。 一、涉密人员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五条,涉密人员是指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涉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同时...
5)负责组织涉密人员及相关人员学习保密法规知识和有关文件,对干部职工进行保密宣传教育。 6)负责组织对进入涉密岗位、离岗、出国等涉密人员流动进行管理和审查。 7)负责组织对本单位上网信息、宣传报道、对外合作交流、对外提供资料等事项进行保密审查、...
即涉密人员按照一定审查程序审查后经批准才能在涉密岗位工作。这是涉密人员的程序性要求。对新录用或调动到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机关、单位要先审后用、严格把关,对已在涉密岗位工作的涉密人员,要定期进行复审。四是禁止性条件,即不得在涉密岗位工作的情形。如,不得受过刑事处罚,不得有吸毒、赌博、酗酒等不良...
《保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涉密人员是指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涉密岗位是指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经管或者经常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岗位。在上述岗位工作的人员分别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核心涉密人员:指能够接触到绝密级涉密信息的人员;重要涉密人员:指能够接触到机密级涉密信息的人员;一般...
以岗定人 涉密人员确定应先岗后人,人随岗定。只要工作岗位属于涉密岗位的,不论身份、级别,也不论涉及密级的高低,都属于涉密人员。人随岗变 机关单位涉密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时,其涉密岗位和涉密等级应当相应变更、调整。确定标准 科学、统一、操作性强的标准,是准确确定涉密人员的前提。涉密岗位及涉密等级确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