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消饮丸 处方干姜茯苓各60克白术160克枳实4枚(炙) 制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利水消饮。治饮酒过多,损伤脾胃,致成酒澼,痰水不消,腹中有水声,满逆呕吐,目视疏疏,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5丸,一日三次。稍加之。
【通用名称】消饮丸 【其他名称】消饮丸 【来源】《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 【组成】干姜 茯苓各60克 白术160克 枳实4枚(炙) 【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一日三次。稍加之。 【功用】温中健脾,利水消饮。 【主治】饮酒过多,损伤脾胃,致成酒荩痰水不消,腹中有水声...
破痰消饮丸,药品,主治一切气,一切饮。破痰消饮丸 【药物组成】青皮(洗)1两,陈皮(洗)1两,川姜(炮)1两,京三棱(灰炮碎用)1两,蓬术(灰炮碎用)1两,良姜(湿纸裹煨)1两,草果(面裹炮)1两,半夏3两(汤泡7次)。【制备方法】上并焙干,为细末,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消饮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饮丸 疗酒癖停饮,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暗耳聋,胁下急痛,腹中水声。 枳实(麸炒,半两)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三两) 白朮(八两) 上同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米饮下,不计时候。 消饮丸 方剂主治...
化痰消饮丸,中医方剂名。出自《魏氏家藏方》卷二引陆仲安方。主治痰饮。组成 橘红(用生姜一斤同捣,晒干;再用生姜一斤又同捣,候干用)一斤,人参(去芦)、神曲(炒)、半夏(汤泡七次)、麦芽(炒)各二两,白茯苓(去皮)四两,缩砂仁二两。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姜汁煮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至...
《魏氏家藏方》:化痰消饮丸 【处方】橘红1斤(用生姜1斤同捣,晒干;再用生姜1斤又同捣,候干用),人参(去芦)2两,神曲(炒)2两,半夏(汤泡7次)2两,麦芽(炒)2两,白茯苓4两(去皮),缩砂仁2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消饮丸 ,,胁下急痛,腹中水声。 枳实(麸炒,半两)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三两) 白朮(八两) 上同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米饮下,不计时候。
化痰消饮丸用于痰饮。处方 橘红1斤(用生姜1斤同捣,晒干;再用生姜1斤又同捣,候干用),人参(去芦)2两,神曲(炒)2两,半夏(汤泡7次)2两,麦芽(炒)2两,白茯苓4两(去皮),缩砂仁2两。制法 上为细末,姜汁煮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 每服30-70丸,生姜汤或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药方名称化痰消饮丸 处方橘红1斤(用生姜1斤同捣,晒干;再用生姜1斤又同捣,候干用),人参(去芦)2两,神曲(炒)2两,半夏(汤泡7次)2两,麦芽(炒)2两,白茯苓4两(去皮),缩砂仁2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煮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