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痞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组成】枳实(炒) 当归梢各0.6克 陈皮 生姜 木香各0.9克 柴胡1.2克 草豆蔻 炙甘草各1.5克 半夏3克 红花少许 【用法】上为粗末,作一服。水300毫升,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功用】理气化滞,和胃消痞。【主治】忧气郁结中脘,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部微痛。
四诊合参属胃痞病,系中虚气滞、升降失调所致。治以理气导滞,补中消痞,予补中消痞汤加减。 处方:黄芪25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白术10克,广木香3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鸡内金20克,砂仁3克,姜半夏7.5克,陈皮10克,香橼皮15克,炙甘草7.5克,姜枣为引,水...
组成:枳实12g,黄连6g,半夏曲15g,黄芪、党参各12g,茯苓12g,白术15g,甘草6g,麦芽12g,干姜6g,厚朴10g,三七(研细末分冲)10g。 功用:化瘀消痞,益气健脾。 方解:方中三七、枳实、厚朴、半夏曲、麦芽、干姜、黄连合用辛开苦降,化瘀消痞,黄芪、党参、茯苓、白术...
药方名称消痞汤 别名木香化滞汤(《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枳实(炒)当归梢各0.6克陈皮生姜木香各0,9克柴胡1.2克草豆蔻炙甘草各1.5克半夏3克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理气化滞,和胃消痞。治忧气郁结中脘,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部微痛。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作一服。水300毫升,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清中消痞汤由太子参,麦门冬等组成的药方,有养阴益胃,清中消痞的功效。组成 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7.5克,丹皮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功能 养阴益胃,清中消痞。 主治 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
补中消痞汤是主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症状的药品。黄芪、白术、党参、白芍、丹参各15克,枳实、桂枝、生姜、炙甘草各10克,大枣5枚。暖气、矢气不畅者,加佛手;脘中隐痛明显者,加延胡索、香橼皮;脘腹拘急,气逆咽梗者,加香附、紫苏梗;胁背胀痛者,加木香、郁金;食少难消者,加鸡内金、谷麦芽;大便溏泄...
化瘀消痞汤 王道坤,男,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
消痞汤--《兰室秘藏》卷上 【别名】木香化滞汤(《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枳实(炒)、当归梢各0.6克,陈皮、生姜、木香各0.9克,柴胡1.2克,草豆蔻、炙甘草各1.5克,半夏3克,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理气化滞,和胃消痞。治忧气郁结中脘,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部微痛。
【枳实消痞汤】 【组成】:由枳术汤、半夏厚朴汤、四君子汤加减而成。枳实20,党参20,茯苓15,白术10,甘草10,炒麦芽10,半夏10,炒神曲10,干姜10,黄连10。 【投药指征】:以中焦的胀气、气滞、气逆为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