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定位之争:海门岛与海门县的空间分野 自然地理基础 海门岛:宋代南黄海潮汐沙洲,位于今如东丰利外海(东经121°15′,北纬32°40′),属辐射沙洲群西缘,因东海与黄海潮波交汇形成,明末坍没。海门县:依托长江口东布洲(今南通市海门区主体),属江积平原,唐代出露,五代设县,因长江主泓摆动与黄河...
海门岛: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明确其直属通州(今南通)管辖,由通州屯兵使监管,属军事-司法特区,与地方行政体系(如海门县)平行。海门县:五代至元代属淮南东路通州,明清属扬州府通州直隶州,从未将海门岛纳入辖区。《嘉靖通州志》载:“海门县治东布洲,辖盐场十有八,岛事不预焉。”清代方志的误载与修正...
民国二十五年(1936)《海门县》民国南通海门县老地图,全图范围四至,请看图片。图中包含很多老地名。图中可看出海门县南临扬子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请看图中海门县夫子庙。图中村庄、道路、农田、乡镇、桥梁测绘标注详细。图左上方与南通县交界处有海神庙,另外有多处以姓氏命名的教堂。沿扬子江标注了许多港口,...
在“江海交汇”展厅拍照打卡,还可以购买文创产品留念。 🌞下午:海门电视塔 下午打车前往解放东路1号,远观电视塔全貌。这里是免费开放的,你可以沿着楼梯攀登至塔顶。在塔顶俯瞰海门城市风光,拍照留念,简直美到cry!不过要注意防晒和携带帽子哦。 🍽️美食大放送 来海门怎么能错过美食呢?蛎岈山海洋公园附近的海鲜大...
到了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这些沙洲被正式建县,县治设在东洲镇,并命名为海门县。然而,由于长江主泓道北移,到了明朝中期,海门县境内的大片土地逐渐坍塌,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于是,县治迁至徐涧(今南通县兴仁镇),并废县归并通州建静海乡。
一、958年海门县治所在现代的位置 图1 北宋政和元年(1111)的海门县位置图 根据北宋政和元年(1111)的海门县治所位置(见图1),量算的经度为E121°41′(每分间距1.55公里),纬度N31°54′(每分间距1.65公里),转绘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1983年出版的《南阳村》幅,其位置在南阳村东昌镇东南角(现称启东...
海门方言是市内主要方言。以海门方言为母语的人是18世纪初以后陆续来到江北的崇明移民的后裔。所以海门方言源于崇明方言。海门方言主要通行于海界河以南地区。在海界河之北,也有一片沙地人分布区。 四甲方言是海门县境北部地区的主要方言。它通行于老运河之北及河之南老通吕公路两侧地区,包括货隆、王浩、正余、东灶...
中共南通市海门区海门街道工作委员会 2022年6月 中共海门县第一个支部 三条桥支部诞生地 百年翠柏泽披后世,千古英雄冠名古今! 张冠今,1888年生于海门三和乡横板桥,1918年考入上海龙门师范学校。1921年,师范毕业后,在上海川沙县任教。1925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
“中共海门中心县委”,许多人都不知道海门县委曾有这个称谓,在海门党史和党史研究者的笔下也鲜有记载。中共海门中心县尽管存在时间仅一年(1942年初——1943年初),但在海门的抗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此研究海门抗战史绝不能绕开“中共海门中心县委”这个县委组织。为此笔者以此文作为一个引子,希望有关部门和历史...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南通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南通市,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 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属于南通市代管,海门市人民政府驻海门街道。 2011年6月,海门镇与三和镇合并,设立新的海门镇,镇政府驻海门镇秀山西路581号;将三星镇与天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三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