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图》成书于清初,是浙江人聂璜绘制的一部海洋生物图谱,也是故宫所藏的五部画谱里唯一一部来自民间的画谱。作者聂璜是一位商人,《海错图》这部图谱就是他在河北、天津、浙江、福建等地经商的过程中,将途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生物绘制下来,并对照古书进行考证所完成的。...
《海错图》的另一大亮点,是聂璜对于有机会接触到的海产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刻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海错图》第四册中基本为螺贝虾蟹四类生物,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聂璜的用心之处。不同种类蟹壳的斑点变化、不同种虾的触须长短、不同贝类的花纹形态都没能逃过他的双眼。 他的图册中用色精准,蟹壳不同部位的颜色变...
“海错”一词,是中国古代对于水族之中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故宫经典”系列丛书《清宫海错图》图文并茂,图画错落排布,笔触细腻艳丽,独具匠心。 根据《石渠宝笈续编》的记载,《海错图》共有四册,前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一册有作者聂璜自题《海错图序》《观海赞》及跋文等,其中有画35开,主要...
《海错图》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书中共描述了300多种生物,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聂璜,字存庵,号闽客,清朝康熙年间画家兼生物爱好者。主要作品有《海错图》。 “海错”一词,是中国古代对于水族之中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故宫经典”系列丛书《清宫海错图...
▲海错图之一。(图/翻摄自百科词条)一般来说,枕边书是用来说给小孩子听的童话故事或是寓言,但是乾隆皇帝的枕边书,记录300个异形,或者说是怪物。聂璜虽然不是专业的画家,但是却是真实的海洋生物研究专家,一生致力于寻找和描绘“海怪”,把他在中国沿海地区看到的和听到的各种“海怪”,全都汇集在这一本书中...
此外,《海错图》还引用了《西方答问》中的“海奇”:“西海内有一种大鱼,头有两角而虚其中,喷水如舟,舟几沉。说者曰:此鱼嗜酒嗜油,或抛酒、油数桶;则恋之而舍舟也。”这段描写近似鲸鱼。鲸鱼呼吸时要在水面进行,如果在水下,水就会进入垂直的鼻腔内引起...
原来,《海错图》创作于3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共四册。那时,航海技术远不如今天,但《海错图》却记录了371种与海洋相关的生物,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纸上“海洋馆”了。《海错图》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海错”当然不是说有海量的错误啦!这里的“错”字,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汉代以前,人们就用“海错...
在海错图里这条鱼被称作“井鱼”,根据图册里的描述,这种鱼的身体十分巨大,它的头顶上还长着一口能喷水的井,除此之外,它还长着两只尖利的爪子,很明显,头顶能像一口井一样喷水的只有鲸鱼,然而现实中的鲸鱼除了能喷水之外,它并没有长爪子啊。其实海错图中的不少生物,都是画家本人根据渔民描述所画。在古...
这部奇书名叫《海错图》,“错”在这里不是指“错误”的意思,而是指种类繁多和错杂。而“海错”一词出自《尚书·禹贡》:“厥贡盐公式,海物惟错”,是我国古代对于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也就是说这部奇书是一部关于海洋生物的图谱。这部图谱之所以称为“奇书”,有其四大奇特之处:第一大奇特,这部图谱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