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蛤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主治小肠壅热,小便赤涩淋沥,疼痛不通。组成 海蛤一两半,石燕半两,白盐(炒)一分,鱼脑中石子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入乳钵中,研令极细。每服以葱白五茎(切),甘草二寸(生用,锉),用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调下散子一钱,食前频服即通...
海蛤散 海蛤滑石甘草(各二两)芒硝(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鸡子清调下。小肠通利,则胸膈血散;膻中血聚,则小肠壅;小肠既壅,则膻中血不流行,宜此方。小便利,血数行,更宜桂枝红花汤,发其汗则愈。 妇人伤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海蛤散 【处方】海蛤(研)半两,人参半两,海藻(马尾者,汤洗去咸,焙)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半夏(水煮1-2沸,去滑,切,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瘿瘤。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
海蛤散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海蛤散汉语拼音:Haige San 【成份】蛤壳、浮海石。 【性状】本品为灰白色粉末;味淡。 【功能主治】化痰清肝。用于肝火内盛所至的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布包煎服,一次9克,一日1~2次。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2.本品适用于肝火犯肺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咯痰色...
组成 泽泻1分,海蛤1分,防己1分,萝卜子30粒。 制备 上为末。 用法 3岁每服1钱,酒调下,连进2服。小便利,即效。 功用 小儿疳水,肿满气急。 出处 《普济方》卷三八六 《卫生总微》卷十七:海蛤散 组成 海蛤3分(研),茴香子3分(炒香熟),薏苡仁半两,白术半两,槟榔半两(面裹,煨)。 制备 上为细末...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海蛤散 汉语拼音:Haige San【作用类别】本品为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成 份】蛤壳、浮海石。【性 状】本品为灰白色粉末;味淡。【功能主治】化痰清肝。用于肝火内盛所至的咳嗽痰多。【规 格】【用法用量】布包煎服,一次9克,一日1~2次。【不良反应】【禁 忌】【...
海蛤散的功效与作用通常有清热消积等。海蛤散是一种中药的方剂,可以有效的治疗妇人伤寒血结胸膈和揉而痛不可抚近者等,而成分是海蛤和滑石,以及甘等药物,因此就被称作海蛤散。使用的时候需要上为细末,然后每服半钱,早、晚乳食前温酒调下,具体的用法用量还是需要遵医嘱,这样才可以让病情得到缓解。
龙骨海蛤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主治痔疮。组成 芜荑一两(30g),龙骨一分(7.5g),海蛤(煅)一分(7.5g),密陀僧半分(4.0g)。用法用量 上为末。先掺,次用贴痔膏贴,一日一次。主治 痔疮。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医方类聚校点本》:“凡取烂肉,有血水出,方不...
龙骨海蛤散 龙骨海蛤散,中医药方,适用于痔疮。【处方】芜荑1两,龙骨1分,海蛤1分(煅),密陀僧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先掺,次用贴痔膏贴,日1次。【摘录】《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